鉴 jiàn
基本解释
鉴的基本解释
鉴 jiàn
1.镜子(古代用铜制成)。
2.照:水清可~。
3.仔细看;审察:~别。~定。
4.可以作为警戒或引为教训的事:引以为~。前车之覆,后车之~。
5.旧式书信套语,用在开头的称呼之后,表示请人看信:惠~。台~。钧~。
详细解释
鉴的详细解释
〈动〉
明察,审查
谿极则不鑒。——《吕氏春秋·适音》
不能鉴听。——唐· 李朝威《柳毅传》
又如:鉴彻(明察);鉴达人(鉴事人。明察事理的人);鉴貌辨色(察颜观色;看脸色行事);鉴事(明察事理)
照看 。
如:鉴人(照人);水清可鉴;鉴微(照见细微的东西)
旧时书信套语,表示请对方看信 。
如:某先生台鉴;惠鉴;钧鉴
借鉴,鉴戒
哀之而不鉴之。——唐· 杜牧《阿房宫赋》
康熙字典
鉴的康熙字典解释
鉴 【戌集上】【金字部】
【廣韻】同鑑。
说文解字
鉴的说文解字解释
剛也。从金臤聲。
?也。?各本譌剛。今正。刀部曰。?,刀劍刃也。刃下曰。刀鋻也。故?與鋻爲轉注。王褒聖主得賢臣頌曰。淸水淬其鋒。李善引三倉解詁云。淬作刀鋻也。文𨕖俗本譌爲鑒。从金。臤聲。此形聲中有會意也。堅者,土之臤。緊者,絲之臤。鋻者,金之臤。彼二字入臤部。會意中有形聲也。古甸切。十二部。
说文解字新编解释
“鉴”是会意兼形声字。金文像一人低头于盆水中照影形。小篆整齐化,从金从監会意,監兼表声。隶变后楷书写作“鑑”。异体作“鑒”和“鍳”。汉字简化后写作“鉴”。
《说文》无。
“鉴”的本义为用来盛水或冰的青铜大盆。盆中有水可用来照视,故引申指铜镜。如“以铜为鉴”、“波平如鉴”。
用镜照物能把物展现得一览无余,所以又引申指明察、审查。如“鉴别”、“鉴赏”。对着镜子能看到自己不的足之处,以便改正,故而还可指借鉴。如“引以为鉴”。
又是一种编年史的名称。如“《资治通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