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 gē
基本解释
戈的基本解释
戈 gē
1.古代兵器,横刃,用青铜或铁制成,装有长柄。
2.姓。
详细解释
戈的详细解释
〈名〉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一种长柄兵器形。本义:一种兵器)
中国古代的主要兵器 [dagger-axe(an ancient weapon)]
戈,平头戟也。从弋、一,横之象形。——《说文》。按,戈者,柲也,长六尺六寸,其刃横出,可勾可击,与矛专刺、殳专击者不同,亦与戟之兼刺与勾者异。
执戈上刃。——《书·顾命》
称尔戈。——《书·牧誓》
戈广二寸。——《考工记·冶氏》
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楚辞·屈原·国殇》
青铜制,盛行于商至战国时期,秦以后逐渐消失。其突出部分名援,援上下皆刃,用以横击和钩杀,勾割或啄刺敌人,因此,古代叫做勾兵或称啄兵。又如:戈殳(戈和殳。泛指兵器);戈甲(戈和铠甲。借指战争。又为兵器的统称);戈矢(戈和箭);戈矛(戈和矛)
泛指兵器
左右军士,皆全装贯带,持戈执戟而立。——《三国演义》
能执干戈以卫社稷。——《礼·檀弓下》
又如:戈兵(兵器。也指战争);干戈(泛指武器;喻指战争)
战争;战乱
偃武息戈,卑辞事汉。——《后汉书·公孙述传》
康熙字典
戈的康熙字典解释
戈 【卯集中】【戈字部】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古禾切,音鍋。【說文】平頭戟也。【徐鍇曰】戟小支上向則爲戟,平之則爲戈。一曰戟偏距爲戈。【禮·曲禮】進戈者前其𨱔,後其刃。【正義曰】戈,鉤孑戟也。如戟而橫安刃,但頭不向上,爲鉤也。直刃長八寸,橫刃長六寸,刃下接柄處長四寸,𠀤廣二寸,用以鉤害人也。【周禮·冬官考工記】戈柲六尺有六寸。【又】戈廣二寸,內倍之,胡三之,援四之。【註】內謂胡以內接柲者也,胡,其孑也,援,直刃也。【釋名】戈,過也。所刺擣則決,所鉤引則制之,弗得過也。【書·牧誓】稱爾戈。【註】戈,短兵也。人執以舉之,故言稱也。又【典略】周有孤父之戈。 又國名。在宋鄭之閒,寒浞子豷封于戈,少康滅之。 又姓。【史記】夏後有戈氏,宋戈彥,明戈鎬。 又司戈,武職,從八品,唐天授年閒置。 从弋,一橫之。象形。
说文解字
戈的说文解字解释
平頭𢧢也。从弋,一橫之。象形。凡戈之屬皆从戈。
平頭?也。攷工記。冶氏爲戈。廣二寸。內倍之。胡三之。援四之。倨句外博。重三鋝。鄭曰。戈,今句孑戟也。或謂之雞鳴。或謂之擁頸。內謂胡以內接柲者也。長四寸。胡六寸。援八寸。戈,句兵也。主於胡也。俗謂之曼胡以此。鄭司農云。援,直刃也。胡其孑。按依先鄭戈有直刃,則非平頭也。宋黃氏伯思始疑鄭注。近程氏瑤田攷戈刃如劔横出而稍倨。所謂援八寸也。援之下近柲爲胡。連上爲刃。所謂胡六寸也。其横毌於柲而外出者凡四寸。所謂內倍之也。戈戟之金非冒於柲之首。皆爲之內。横毌外出。且於胡之近柲處爲三孔。纏縛於柲以固之。古戈戟時有存者。覈之可知也。說詳通藝錄。按許說戈爲平頭戟。从戈以一象之。然則戈刃之横出無疑也。横出故謂之援。援,引也。凡言援者皆謂横引之。直上者不曰援也。且戈戟皆句兵。矛刺兵。殳𣪠兵。殳嫥於𣪠者也。矛嫥於刺者也。戟者兼刺與句者也。戈者兼句與𣪠者也。用其横刃則爲句兵。用横刃之喙以啄人則爲𣪠兵。𣪠與句相因爲用。故左氏多言戈擊。若晉中行獻子夢厲公以戈擊之。齊王何以戈擊子之。解其左肩。鄭子南逐子晳。擊之以戈。衞齊氏用戈擊公孟。公魯以背蔽之。𣃔肱。以中公孟之肩。魯昭公將以戈擊僚柤。楚盜以戈擊昭王。王孫由余以背受之。中肩。越靈姑浮以戈擊闔廬。傷將指。齊𥳑公執戈將擊陳成子。衞石乞盂黶敵子路。以戈擊之。𣃔纓。皆言擊不言刺。惟盧蒲癸以寢戈自後刺子之言刺。葢癸與王何同用戈。癸逼近子之故言刺。王何去子之稍遠故言擊。且二人一在後一在前。相爲掎角也。若長狄僑如,魯富父終甥摏其喉以戈殺之。由長狄長三丈。旣獲之不能殺之。故自下企上以舂其喉也。自下舂其喉。計長狄長不過二丈。容旣獲之後。身横於地而殺之。摏亦擊也。方言曰。戈,楚謂之釨。凡戟而無刃,秦晉之閒謂之釨。或謂之鏔。吳楊之閒謂之戈。東齊秦晉之閒謂其大者曰鏝胡。其曲者謂之鉤釨鏝胡。方言釨鉤鏝字皆轉寫譌俗。古衹作句孑曼。云無刃者,謂無直刃也。云句孑者,謂其爲句兵,取義於無右臂之孑也。云曼胡者,取義於曲處如?領之肥大也。詳繹鄭注本無不同。所引先鄭乃不可從。从弋。謂柲長六尺六寸。一衡之。象形。衡各本作横。依許全書例正。弋之首一横之而已矣。先鄭云。援爲直刃,胡其孑。非也。古禾切。十七部。凡戈之屬皆从戈。
说文解字新编解释
“戈”是象形字。甲骨文和金文都像戈之形。小篆字形发生了变化,不大看得出戈的样子了。隶变后楷书写作“戈”。
《说文·戈部》:“戈,平头戟也。从弋,一横之。象形。凡戈之属皆从戈。”(戈,没有向上尖刃部分的戟类兵器。由弋、由“一”横贯在“弋”上会意。像戈的形状。大凡戈的部属都从戈。)
“戈”的本义为古代一种长柄横刃的兵器。如戚继光《马上作》:“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
泛指兵器。如《三国演义》第四十五回:“左右军士,皆全装贯带,持戈执戟而立。”
由兵器又引申指战争。如“大动干戈”、“化干戈为玉帛”。
字源字型
戈的字源演变
提示:点击图片可放大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