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 zhèn
基本解释
阵的基本解释
阵 zhèn
1.古代交战时布置的战斗队列。现也指作战时的兵力部署:背水为~。严~以待。
2.泛指战场:上~杀敌。
3.指一段时间:这一~他更忙。
4.量词。用于事情或动作经过的段落:一~掌声。下了几~雨。
康熙字典
阵的康熙字典解释
阵 【戌集中】【阜字部】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直刃切,音𨳌。【玉篇】旅也。【廣韻】列也。【史記·淮隂侯傳】信乃使萬人先行出,背水陣。【後漢·禮儀志】兵官皆肄孫吳兵法六十四陣。 又【玉篇】本作𨻰。【周禮·夏官·大司馬】中春敎振旅,司馬以旗致民平列𨻰,如戰之𨻰。【左傳·成七年】巫臣通吳於晉,敎之戰𨻰。【佩觿集】軍𨻰爲陣,始於王羲之小學章。◎按史記作陣,非自羲之始也。
说文解字新编解释
“阵”是会意兼形声字。楷书繁体写作“陣”,从车,从陳省,会陈列之意,陳兼表声。汉字简化后写作“阵”。
《说文》无。
“阵”的本义为两军交战时队伍的战斗队形。如《史记·樊哙传》:“先登陷阵。”引申指布阵、列阵。如《宋史·岳飞传》:“阵而后战。”就是列阵后再战斗的意思。
列阵,就是要打仗,故引申为战争、战斗。如“阵亡”。
打仗,就要有战场,故又引申指阵地、战场。如“阵殁”指在战场上死去,即阵亡。
用作量词,表示事物经过的一定时间段落。如“一阵雨”、“一阵风”。
字源字型
阵的字源演变
提示:点击图片可放大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