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建材 中网化工 中网机械 牛涂网 中网体坛 中网生活 中网沥青 中网涂料 中网机器人 中网塑料 中网橡胶 中网玻璃 美美日记 中网资讯 广东熊猫网 读后感 读后感问答 读书笔记 胎教大全 汉语字典 成语大全 造句大全 组词查询 近义词 反义词 故事大全 英语单词 英语近义词反义词 英语例句大全 英语缩写大全 知识问答 三字经 数字大小写转换 邮编查询 脑筋急转弯 歇后语 百家姓 怀孕周期表 古诗词 对联大全 新华字典

带是什么意思 带怎么读 带的解释 带字组词

dài

带字的图片
部首
总笔画9
部外笔画6
Unicode5E26
GBK编码B4F8
BIG5编码
五笔86GKPH
五笔98GKPH
仓颉码TJBLB
郑码EW
四角号码44227
结构上下结构
笔顺122245252

基本解释

带的基本解释

带 dài

1.带子或像带子的长条物:皮~。鞋~儿。传送~。

2.轮胎:车~。汽车外~。

3.地带;区域:温~。黄河一~。

4.白带:~下。

5.姓。

6.随身拿着;携带:~行李。~干粮。

7.捎带着做某事:上街~包茶叶来(捎带着买)。你出去请把门~上(随手关上)。

8.呈现;显出:面~笑容。

9.含有:这瓜~点儿苦味。说话~刺儿。

10.连着;附带:~叶的橘子。连说~笑。放牛~割草。

11.引导;领:~队。~徒弟。

12.带动:以点~面。他这样一来~得大家都勤快了。

13.照看(孩子):孙子是奶奶~大的。

详细解释

带的详细解释

〈名〉

  1. (象形。小篆字形,上面表示束在腰间的一根带子和用带的两端打成的结。下面象垂下的须子,有装饰作用。本义:大带,束衣的腰带)

  2. 同本义

    带,绅也。上象系佩之形。佩必有巾,从重巾。——《说文》

    不说带。——《仪礼·士虞礼记》

    之子无带。——《诗·卫风·有狐》

    带裳幅舄。——《左传·桓公二年》

    王遂披襟解带,留连不能已。——《世说新语·文学》

    子墨子解带围城。——《墨子·公输》

    又如:带冕(大带和冠冕);带围(腰围,腰带);带钩(皮革腰带上的金属钩。形状一端曲直,另一端为圆钮以承钩。有动物形的,也有铸花纹的);带头(旧时衣袍外腰带上的扣头,常镶以金、玉等装饰物)

  3. 泛指狭长形条状物

    而半山居雾若带然。——清· 姚鼐《登泰山记》

    又如:裤带;鞋带

  4. 根据纬度和温度把地球表面分为5个大带的任一带 。

    如:温带

  5. 生物地理区的典型带状区。

    如:海洋滨岸带;南方生物带

  6. 以某种特殊性质、作用或成分为特征的地球物质(如岩石)的分带、分层或层系。

    如:饱和带

  7. 轮胎 。

    如:车带;里带;外带

  8. 妇科病名 。

    如:白带;赤带

〈动〉

  1. 佩带

    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史记·项羽本纪》

    带刀升座。——《隋书·礼仪志》

    带长铗之陆离兮。——《楚辞·屈原·涉江》

    又如:带甲(披戴盔甲的将士;又比喻战乱);带剑;带刀

  2. 携带

    遗已聚敛得数斗焦饭,未展归家,遂带以从军。——《世说新语·德行》

    应元带刀鞬出,跃马大呼于市曰。—— 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又如:带了两本笨重的法律书去审判。又指具有…作为属性或特征。

    如:他把他的老习惯带进了新生活

  3. 抚养 。

    如:他是由一位农民大娘带大的

  4. 引导某人或某物 。

    如:带将(带,领);你带路,我们跟你走

  5. 兼管

    谢为太傅长史被弹, 王即取作长史,带 晋陵郡。——《世说新语·言语》

  6. 具有某种标志或特征 。

    如:带叶子的橘子

  7. 表示两个动作同时进行,相当于“又” 。

    如:[他]连说带比划的,就交上朋友了;带口(随口)

  8. 表示附有较小的数量

    你不是常常说,你才三十带点,日子还很长么?——沙汀《困兽记》

康熙字典

带的康熙字典解释

带 【寅集中】【巾字部】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當蓋切,音㯂。【說文】紳也。男子搫帶,婦人帶絲,象繫佩之形。佩必有巾,故帶从巾。【徐鉉曰】卌,其帶上連屬固結處。【釋名】帶,蔕也。著於衣,如物之繫蔕也。【易·訟卦】或錫之鞶帶。【疏】鞶帶大帶也。【禮·玉藻】凡帶有率,無箴功。【疏】謂其帶旣襌,亦以箴緶緝其側,但繂襵之,無別裨飾之箴功。 又【揚子·方言】厲謂之帶。【註】小爾雅,帶之垂者曰厲。【詩·小雅】垂帶而厲。 又佩也。【禮·月令】帶以弓䪅。 又【揚子·方言】行也。【註】隨人行也。 又蟲名。【莊子·齊物論】螂蛆甘帶。 又書帶,草名。【三齊記】鄭康成山下生草,大如䪥,葉長一尺餘,土人名康成書帶草。又姓。【賈誼·過秦論】帶佗。 又叶音蒂。【楚辭·九歌】荷衣兮蕙帶,儵而來兮忽而逝。夕宿兮帝鄉,誰須兮雲之際。


考證:〔【易·訟卦】或錫之鞶帶。【疏】鞶革大帶也。〕 謹照原文革改帶。〔【楚辭·九歌】荷衣分蕙帶,鯈而來兮忽而逝。〕 謹照原文分改兮鯈改儵。

说文解字

带的说文解字解释

紳也。男子鞶帶,婦人帶絲。象繫佩之形。佩必有巾,从巾。

紳也。糸部曰。紳,大帶也。男子鞶帶。婦人帶絲。古本皆如此。毛本依小徐。誤。內則曰。男鞶革。女鞶絲。革部鞶下云。大帶也。男子帶鞶。婦人帶絲。按古有大帶。有革帶。革帶以繫佩韍而後加之大帶。則革帶統於大帶。故許於紳,於鞶皆曰大帶。實則內則之鞶專謂革帶。此偁內則者,謂鞶統於紳,佩繫於鞶也。象繫佩之形。謂也。佩必有巾。从重巾。謂?也。當葢切。十五部。

说文解字新编解释

带的图片

“带”是象形字。金文上下有缨头,很像一条两头下垂的长带子,中间弯曲。隶变后楷书写作“帶”。汉字简化后写作“带”。

《说文·巾部》:“帶,绅也。男子鞶带,妇人带丝。象系佩之形。佩必有巾,从巾。”(帶,大的衣带。男子佩皮革的衣带,妇人以丝为衣带。像系佩的样子。佩一定有巾,所以从巾。)

“带”的本义为系在腰间的带子。如柳永《雨霖铃》:“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泛指各种窄长条的带子。如“鞋带”。

用作动词,指随身携着、拿着。如屈原《涉江》:“带长铗之陆离兮。”进而引申指佩戴、披挂。如黄巢《不第后赋菊》:“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字源字型

带的字源演变

提示:点击图片可放大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