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建材 中网化工 中网机械 牛涂网 中网体坛 中网生活 中网沥青 中网涂料 中网机器人 中网塑料 中网橡胶 中网玻璃 美美日记 中网资讯 广东熊猫网 读后感 读后感问答 读书笔记 胎教大全 汉语字典 成语大全 造句大全 组词查询 近义词 反义词 故事大全 英语单词 英语近义词反义词 英语例句大全 英语缩写大全 知识问答 三字经 数字大小写转换 邮编查询 脑筋急转弯 歇后语 百家姓 怀孕周期表 古诗词 对联大全 新华字典

校是什么意思 校怎么读 校的解释 校字组词

xiào jiào

校字的图片
部首
总笔画10
部外笔画6
Unicode6821
GBK编码D0A3
BIG5编码AED5
五笔86SUQY
五笔98SURY
仓颉码DYCK
郑码FS
四角号码40948
结构左右结构
笔顺1234413434

基本解释

校的基本解释

校 xiào

1.学校。

2.军衔名。校官。在将之下,尉之上。

校 jiào

1.查对;订正:~对。

2.对抗;较量:~场。

详细解释

校的详细解释

1. 校 [jiào]2. 校 [xiào]3. 校 [xiàofú]4. 校 [xiàoguān]5. 校 [xiàoguī]6. 校 [xiàogē]7. 校 [xiàohuā]8. 校 [xiàohuī]9. 校 [xiàokān]10. 校 [xiàoqìng]11. 校 [xiàoshè]12. 校 [xiàoxùn]13. 校 [xiàoyuán]14. 校 [xiàoyī]15. 校 [xiàoyǒu]16. 校 [xiàozhǎng]

校 [jiào]

〈名〉

  1. 古代刑具。枷械的统称

    校,木囚也。从木,交声。——《说文》

    屦校灭趾。——《易·噬嗑》。

    何校灭耳。注:“若今枷项也。”

    大校重牢,五木被体。——《新唐书》

  2. 栅栏

    天子校猎。——《汉书·司马相如传》。注:“以木相贯穿,总为栏校,遮止禽兽而猎取之。”

    又如:校猎(用木栏遮阻而猎取禽兽。校:木栏)

  3. 校样 。

    如:一校;二校

  4. “校人”的省称。养马官

    六厩成校。——《周礼·校人》

    校正属焉。——《左传·成公十八年》。注:“主马官。”

    又如:校人(周礼官名。马官之长)

  5. 古代军营的一种建制。亦指“军营”

    常护军傅校获王。——《汉书·卫青传》。注:“校者,营垒之称。”

    五校大夫。——《战国策·中山策》。注:“军营也。”

    又如:校队(古时军队的编制单位。亦指部队,队伍);校联(谓营垒相联);校骑(骑兵队伍);校垒(营垒)

〈动〉

  1. 订正,改正[文字中的错误]

    校,度也。——《广雅》

    后购求得书,以相校,无所遗失。——《汉书·张安世传》

    年逾八十,犹乎自校书。——陈寿《三国志》

    又如:校稿子;校一本书;校书(校对勘正书中的讹误;古代还指有文才的妓女);校理(校勘书籍而加以整理;唐宋官名。掌理校勘整理袐府藏书之事);校缀(将散佚的书籍加以校对整理,连缀在一起)

  2. 考核,考察

    比校民之有道者。——《国语·齐语》

    以实校之。——《资治通鉴》

    又如:校度(考察衡量);校官(古代专司探察情事的官吏);校事(三国时魏、吴均设校事,为皇帝刺探臣民的言行);校比(调查户口、财物;考核评定);校贯(核点经费);校数(数计)

  3. 较量

    校武票禽。——扬雄《长杨赋》

    不与诸弟校竞。——李延寿《北史》

    又如:校兵(交战);校武(考较武艺);较勇(较量勇力);校埒(比武场);校射(比试射技和武艺);校能(比试才艺);校棋(切磋棋艺)

  4. 对抗;抗衡

    韩 魏之强,足以校于 秦。——《史记》

    而与奥同盟之 德国,示威胁 俄, 俄不敢校,而 塞卒吞声。—— 梁启超《欧战蠡测》

  5. 计较;考虑

    犯而不校。——《论语》

    其间得失何足校。——宋· 欧阳修《寄圣俞》

    又如:校怨(计较怨仇);校计(犹计较);校竞(犹计较);校短推长(校短量长。谓衡量别人的长处和短处)

  6. 装饰 。

    如:校饰(装饰);校具(装饰的物品);校体(装扮自己)

  7. 计算 。

    如:校计(计算,核算)

  8. 另见 xiào

校 [xiào]

〈名〉

  1. (形声。从木,交( jiào)声。( jiào)本义:古代拘囚犯人的刑具)

  2. 学堂,学校

    校,教学之宫。——《集韵》

    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孟子·滕文公上》

    郑人游于幺校。——《左传·襄公三十一年》。注:“ 郑国谓学为校。”

    郡国曰学,县、道、邑侯国曰校。——《汉书·平帝纪》

    夏曰校, 殷曰序, 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孟子》

    又如:校序(古代称学校);校室(古代乡里的公共教育场所);校学(学校)

  3. 在将之下尉之上的军官 。

    如:校官

校 [xiàofú]
  1. 学校规定的统一样式的学生服装

校 [xiàoguān]
  1. 具有大校、上校、中校或少校军衔的军官

校 [xiàoguī]
  1. 学校所定的学生必须遵守的规则

校 [xiàogē]
  1. 学校规定的代表本校的歌曲

校 [xiàohuā]
  1. 旧指全学校中最漂亮的女学生(多指大学生)

校 [xiàohuī]
  1. 标明校名的徽章

    学生入校要佩带校徽

校 [xiàokān]
  1. [Xiaokan,officer] 宋代校订宫中藏书的官名

校 [xiàoqìng]
  1. 学校建校的纪念日

校 [xiàoshè]
  1. 即“学舍”。学校的房子。古代的学校;尤指小学校舍

    红色小校舍

校 [xiàoxùn]
  1. 综合体现学校办学宗旨、学风的词语,对学生有指导意义

校 [xiàoyuán]
  1. 大学、学院或学校园中的各种景物及其建筑

校 [xiàoyī]
  1. 给一个学校或全区各校的学生治病或定期进行体检的医生

校 [xiàoyǒu]
  1. 学校的师生称在本校毕业的人,有时也包括曾在本校任教职员的人

校 [xiàozhǎng]
  1. ∶中小学的领导者

  2. ∶大学的主要负责人

康熙字典

校的康熙字典解释

校 【辰集中】【木字部】

〔古文〕𨬛𤲽【唐韻】【正韻】古孝切【集韻】【韻會】居效切,𠀤音敎。【說文】木囚也。【徐曰】校者,連木也。【易·噬嗑】屨校滅趾。【疏】謂梏其行,卽械也。 又角也,報也。【論語】犯而不校。 又考校。【禮·學記】比年入學,中年考校。 又比校。【周禮·天官】小宰比官府之具。【註】比校次之。【疏】使知善惡足否也。又檢校。【前漢·食貨志】貫朽而不可校。 又遮木以闌禽獸曰校。【漢成帝紀】大校獵。 又訂書曰校。【前漢·劉向傳】詔向校中五經秘書。 又【小爾雅】戰交曰校。 又【唐韻】【韻會】胡敎切【集韻】後敎切【正韻】胡孝切,𠀤音效。學宮名。夏曰校。校者,敎也,鄕學爲校。【左傳·襄三十一年】鄭人游于鄕校,以論執政。【前漢·平帝紀】郡國曰學,侯國曰校。 又支木爲欄格以養馬曰校。【周禮·夏官·校人之職】六廏成校,校有左右,爲十二閑。 又軍部有闌格者亦曰校。【前漢·百官表】司隷校尉,城門校尉。【𠛬法志】內增七校。【釋名】校,號也。將帥號令之所在也。 又姓。【統譜】唐校傑,天寶中士曹。 又【集韻】吉巧切【韻會】【正韻】古巧切,𠀤音絞。疾也。【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引之則縱,釋之則不校。 又【集韻】【類篇】𠀤何交切,音肴。枋也。豆中央直者爲校。【禮·祭統】夫人薦豆執校。 又【集韻】下巧切,音骹。几足也。俎几之下橫木爲足者。【禮·士昏禮】主人拂几授校。【註】胡飽切。 又【集韻】丘交切,音敲。義同。

说文解字

校的说文解字解释

木囚也。从木交聲。

木囚也。囚,繫也。木囚者,以木羈之也易曰。屨校滅趾。何校滅耳。屨校,若今軍流犯人新到箸木鞾。何校,若今犯人帶枷也。此字似當與下文械杽等篆爲伍矣。周禮校人注曰。校之言挍也。主馬者必仍挍視之。校人,馬官之長。按此引伸假借之義也。陸德明曰。比挍字當從手㫄。張參五經文字手部曰。挍,經典及釋文或以爲比挍字。案字書無文。張語正謂說文無從手之挍也。故唐石經考校字皆從木。用張說也。但訂以周禮鄭注。則漢時固有從手之挍矣。比挍字,古葢矣正文。較榷等皆可用。從木。交聲。古孝切。二部。

说文解字新编解释

校的图片

“校”是形声兼会意字。小篆从木,从交,表示两木相交制作的刑具(即枷),交兼表声。隶变后楷书写作“校”。

《说文·木部》:“校,木囚也。从木,交声。”(校,木制的囚系人的桎梏。从木,交声。)

“校”的本义是古代刑具枷,读作jiào。后来也指木栅栏。如《汉书·司马相如传》:“天子校猎。”

又引申为对比、考订。如“校对”。又引申为较量、计较、考虑。如“犯而不校”。

读作xiào时,特指学堂、学校。也是现代军衔的一种级别。如“上校”、“中校”、“大校”。

字源字型

校的字源演变

提示:点击图片可放大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