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 dāo
基本解释
刀的基本解释
刀 dāo
1.切、割、削、砍、铡用的工具,一般用钢铁制成:菜~。镰~。铡~。铣~。一把~。
2.用于劈或刺的兵器:大~。朴~。刺~。
3.形状像刀的东西:冰~。双~电闸。
4.计算纸张的单位,通常一百张为一刀。
5.姓。
详细解释
刀的详细解释
〈名〉
(象形。小篆字形,象刀形。汉字部首之一。本义:古代兵器名)
同本义 [knife;soldier's sword;sabre]
刀,兵也。象形。——《说文》
刀,到也,以斩伐到其所乃击之也。——《释名》
刀光照塞月,阵色明如昼。——唐· 崔国辅《从军行》
又如:刀枪;刀兵;刀瘢(刀伤的瘢痕)。
泛指用来斩、割、切、削、砍、铡的工具
中刑用刀锯。——《国语·鲁语》
有斧钺刀墨之民。——《国语·周语》
帝自捉刀立床头。——《世说新语·容上》
妻乃引刀趋机而言曰。——《后汉书·列女传》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聊斋志异·狼三则》
又如:刀锯(古代的刑具。割刑用刀,刖刑用锯);刀环(刀头的环);刀墨(古黥刑。先用刀在额头上刻划,然后再染上墨);刀斧手(刽子手;又指持刀拿斧、准备捉拿后杀人的军士)
形状像刀的东西 [sth.shaped like a knife]。
如:冰刀;刀圭(指古代量取药物的小匙)
即刀币 ,中国的一种古钱币,其形如刀
余刀布。——《荀子·荣辱》。注:“钱也。”
及金刀龟贝。——《汉书·食货志》。注:“谓钱币也。利于刀”。注:“名钱为刀者,以其利于民也。”
又如:刀儿(古代钱币的通称。因其形状如刀,故有此称)
通“舠”。小船
谁谓河广?曾不容刀。——《诗·卫风·河广》
姓
〈量〉
通常以一百张(一百页)纸为一刀 。
如:我买了两刀
康熙字典
刀的康熙字典解释
刀 【子集下】【刀字部】
【唐韻】【集韻】【韻會】都勞切【正韻】都高切,𠀤到平聲。【說文】兵也。象形。【徐曰】象刀背與刃也。【釋名】刀,到也。以斬伐到其所也。【玉篇】所以割也。【左傳·襄三十一年】未能操刀而使割也。又錢名。【初學記】黃帝採首山之銅,始鑄爲刀。【史記·平準書】龜貝金錢刀布之幣興焉。【註】索隱曰:刀者,錢也。以其形如刀。【前漢·食貨志】利於刀。【註】如淳曰:名錢爲刀者,以其利於民也。又【詩·衞風】誰謂河廣,曾不容刀。【朱註】小船曰刀。【正韻】小船形如刀。
说文解字
刀的说文解字解释
兵也。象形。凡刀之屬皆从刀。
兵也。刀者,兵之一也。衞風假借爲𦩍字。象形。都牢切。二部。凡刀之屬皆从刀。
说文解字新编解释
“刀”是象形字。甲骨文和金文都像刀尖向上、刀刃向左的一把刀。小篆的刀尖弯曲得夸张。隶变后楷书写作“刀”。
《说文·刀部》:“刀,兵也。象形。凡刀之属皆从刀。”(刀,兵器。象形。大凡刀的部属都从刀。)
“刀”的本义为古代兵器名。如“刀枪”、“大刀”。后来引申泛指用于切割砍削的有锋刃的工具。如“剪刀”、“木工刀”。
也泛指所有像刀的东西。如“冰刀”。
字源字型
刀的字源演变
提示:点击图片可放大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