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工具

阿米巴结肠炎

  阿米巴结肠炎是由溶组织阿米巴原虫寄生于人结肠内引起。近年来有人报道溶组织内阿米巴原虫中,有些无致病力,可以在某些人肠道中长期存活而不引起症状。无致病力的虫株具有与有致病力虫株不同的表面抗原成分,而且亦不产生蛋白溶解酶,其宿主血中亦不产生相应的抗体。溶组织阿米巴原虫在其生活史中出现滋养体及包囊期两种不同形态。包囊被人食入后,具有4个核的成熟包囊,可脱囊而出成为小滋养体寄生在肠腔中,以细菌为食物,不损伤肠壁组织,二均分裂繁殖,在缺氧的回盲部生长良好。只有4个核的成熟包囊,才有传染性,1~2个核的未成熟包囊无传染性,但在合适的外界环境中,可以发育成4个核的包囊。临床表现上可因食入的包囊数量、致病力以及机体抵抗力强弱不同,而出现不同的临床表现。

  阿米巴结肠炎应与急、慢性肠炎,急、慢性菌痢,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结肠癌等相鉴别。最主要的是粪便检查和乙状结肠镜检查。随着营养和卫生条件的改善,目前在我国的感染率已明显下降。

目录
1.阿米巴结肠炎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2.阿米巴结肠炎容易导致什么并发症 3.阿米巴结肠炎有哪些典型症状 4.阿米巴结肠炎应该如何预防 5.阿米巴结肠炎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 6.阿米巴结肠炎病人的饮食宜忌 7.西医治疗阿米巴结肠炎的常规方法

1阿米巴结肠炎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阿米巴结肠炎的发病原因是溶组织内阿米巴原虫感染。近年来有人报道溶组织内阿米巴原虫中,有些无致病力,可以在某些人肠道中长期存活而不引起症状。无致病力的虫株具有与有致病力虫株不同的表面抗原成分,而且亦不产生蛋白溶解酶,其宿主血中亦不产生相应的抗体。溶组织阿米巴原虫在其生活史中出现滋养体及包囊期两种不同形态。包囊被人食入后,可无损地通过胃及小肠上段,到小肠下段经胰蛋白酶消化,具有4个核的成熟包囊,可脱囊而出成为小滋养体(直径7~20μm),寄生在肠腔中,以细菌为食物,不损伤肠壁组织,二均分裂繁殖,在缺氧的回盲部生长良好。在机体抵抗力不足或局部肠黏膜有损伤时,小滋养体可变为大滋养体(直径20~40μm),能分泌溶组织酶破坏肠壁组织,侵入肠黏膜及黏膜下层,大量繁殖,形成局限性黏膜下脓肿,内容主要为坏死性物质,脓肿破裂,形成烧瓶样溃疡。

  溃疡与溃疡之间的黏膜基本正常,这一点与细菌性痢疾显然不同。当机体抵抗力增强时,大滋养体可变为小滋养体,并可进一步变为包囊(直径10μm左右),随粪便排出体外。在凉爽潮湿的环境中可生存2~4周,冰箱中可生活6~7周,但不耐热,50℃5min即死亡。只有4个核的成熟包囊,才有传染性,1~2个核的未成熟包囊无传染性,但在合适的外界环境中,可以发育成4个核的包囊。大小滋养体如排出体外,均很快死亡。如病程拖久,肠壁组织的破坏和结缔组织增生同时进行,可致肠壁肥厚,肠腔狭窄,偶可因结缔组织过度增生而形成“阿米巴瘤”。

2阿米巴结肠炎容易导致什么并发症

  阿米巴结肠炎的慢性病人可出现贫血和营养不良。此外肠壁组织在急、慢性期受到不同的损害,可引起以下几种合并症。

  1、肠穿孔造成腹膜炎

  曾氏报告254例阿米巴痢疾病人,手术及尸解证明有肠穿孔者19例,为7.48%。Adams报道3013例中97例发生了腹膜炎(3.2%),发生率虽不很高,但预后差。

  2、阿米巴性阑尾炎

  Clark报告186例阿米巴病人的尸解中,40%有阑尾炎。Criag报告60例中26.67%合并有阑尾炎。发生率确实比较高。故在阿米巴病高发地区,许多急腹症是由阿米巴性阑尾炎或阿米巴性阑尾穿孔造成。

  3、肠狭窄

  慢性阿米巴结肠炎病人,肠壁组织增生、肥厚以及阿米巴肉芽肿形成,导致狭窄。少数病人甚至形成肠梗阻而需手术治疗。

  4、阿米巴瘤

  Adams报告的3013例病人中,15例发生了阿米巴瘤(0.5%)。

  5、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

  阿米巴原虫已被彻底消灭,转变成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Adams的统计中,有21例(0.7%)。

  此外比较少见的还有肠道大出血、肠息肉及肠套叠等。

3阿米巴结肠炎有哪些典型症状

  阿米巴结肠炎具有一定的潜伏期,长短不一,1~2周或数月以上。可因食入的包囊数量、致病力以及机体抵抗力强弱不同,而出现不同的临床表现。

  一、症状体征

  1、无症状型主要指那些阿米巴包囊携带者,多因普查发现,这些人由于症状轻微,常为病人所忽略。这些病人为本病重要的传染源

  2、阿米巴肠炎和普通肠炎类似,病人可有腹痛、腹泻,粪便不成形或稀便,混有黏液和未消化的食物,臭味较大。

  3、阿米巴痢疾症状和细菌性痢疾相似,但中毒症状较轻。病人可发热38℃左右,腹痛,腹泻,一天数次到10余次。大便呈血性黏液便,或粪便与血分开,有时可完全为血性便。若次数不多则粪便为暗红色或果酱样,奇臭。

  在病人的新鲜粪便中,特别是在血性黏液处仔细寻找阿米巴原虫,一旦找到了活动的吞噬有红细胞的溶组织阿米巴滋养体,即可确诊。一次未找到,应重复多次检查并争取做细菌及阿米巴培养。镜检时应注意保温,否则阿米巴滋养体不活动,不易和巨噬细胞区别。乙状结肠镜检查对诊断,特别是鉴别诊断很有帮助。急性期可看到其烧瓶样溃疡,溃疡间黏膜正常。慢性期可看到肠黏膜增生肥厚、肉芽肿及息肉等,可在病变处取活体组织送病理检查,进一步确定其性质。

  二、典型临床表现

  1、急性阿米巴痢疾或肠炎主要症状为腹痛、腹泻、血性粘液便等结肠炎的表现,伴38℃多的发热。大便次数多在每日10次以下。盲肠和升结肠为最主要受侵犯部位。直肠和乙状结肠其次,故腹部压痛往往右侧较左侧更为明显。轻症者大便中有粘液,但无明显血性改变。

  2、急性暴发型结肠粘膜大片坏死,又继发细菌感染,引起明显严重的毒血症症状,患者高热,腹痛、腹泻,大便十余次或更多,血水样便。可伴有恶心、呕吐。肠出血及肠穿孔的危险性高。所幸近年来巳很少见。

  3、慢性阿米巴结肠炎多表现为慢性肠炎。腹痛、腹泻虽不严重,但迁延不愈,或时好时坏。症状明显时每日3~5次稀便,可有粘液,粪检可找到阿米巴滋养体。无明显腹泻时粪便中可找到阿米巴包囊。在明显的急性发作时,可排出痢疾样大便。

4阿米巴结肠炎应该如何预防

  本病主要是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在预防上应注意饮食及饮水清洁。饮水须煮沸,不吃生菜,防止饮食被污染。防止苍蝇滋生和灭蝇。检查和治疗从事饮食业的排包囊者及慢性患者,治疗期间应调换工作。平时注意饭前便后洗手等个人卫生。

  除此之外,从传播过程来看,要从以下三方面做好预防工作:

  (一)传染源

  慢性病人、恢复期病人及健康的带虫者为本病的传染源,包囊抵抗力很强,在潮湿低温的环境中,可存活12天以上,在水内可活9~30天。但包囊对干燥、高温和化学药物的抵抗力较弱,如50℃时,短时即死亡,干燥环境中的生存时间仅数分钟,在0.2%盐酸、10%~20%食盐水以及酱油、醋等调味品中均不能长时间存活。50%酒精能迅速杀死之。

  (二)传播途径

  溶组织内阿米巴的传播方式有以下几种:

  ①包囊污染水源可造成该地区的暴发流行;

  ②在以粪便作肥料,未洗净和未煮熟的蔬莱也是重要的传播因素;

  ③包囊污染手指、食物或用具而传播;

  ④蝇类及蟑螂都可接触粪便,体表携带和呕吐粪便,将包囊污染食物而成为重要传播媒介。

  (三)流行特点

  溶组织内阿米巴病发布广泛,在温带地区,该病可时有流行,而在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其流行情况则尤为严重。

5阿米巴结肠炎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

  对于阿米巴结肠炎,粪便检查是确诊的重要依据。在病人的新鲜粪便中,特别是在血性黏液处仔细寻找阿米巴原虫,一旦找到了活动的吞噬有红细胞的溶组织阿米巴滋养体,即可确诊。一次未找到,应重复多次检查并争取做细菌及阿米巴培养。镜检时应注意保温,否则阿米巴滋养体不活动,不易和巨噬细胞区别。乙状结肠镜检查对诊断,特别是鉴别诊断很有帮助。急性期可看到其烧瓶样溃疡,溃疡间黏膜正常。慢性期可看到肠黏膜增生肥厚、肉芽肿及息肉等,可在病变处取活体组织送病理检查,进一步确定其性质。

  实验室检查

  粪便检查是确诊的重要依据。发现病原体后尚需鉴别非致病性阿米巴原虫。目前血清学检查发展很快,是诊断阿米巴病的关键性实验,大约有90%的患者血清,可通过ELISA、间接血凝及间接免疫荧光等检测不同滴度的抗体。PCR诊断技术为十分有效、敏感及特异的方法。WHO专门委员会建议,镜下检获含四核的包囊,应鉴定为溶组织内阿米巴或迪斯帕内阿米巴;粪中检测含红细胞的滋养体,应高度怀疑为溶组织内阿米巴;血清学检查高滴度阳性,应高度怀疑为溶组织内阿米巴感染。阿米巴病仅由溶组织内阿米巴引起。

  其他辅助检查

  1、结肠镜检查对那些显微镜检查、血清学及PCR检查均未获阳性结果,而临床高度怀疑的病例,可行结肠镜检查或纤维肠镜检查。约2/3有症状病例中,直肠和乙状结肠黏膜可见大小不等的散在溃疡,表面覆有黄色脓液,边缘略突出,稍充血,溃疡与溃疡之间的黏膜正常。从溃疡面刮取材料作镜检,发现滋养体机会较多。

  2、X线钡剂灌肠检查病变部有充盈缺损、痉挛及壅塞现象。此种发现虽无特异性,但有助于阿米巴瘤与肠癌的鉴别。

6阿米巴结肠炎病人的饮食宜忌

  阿米巴结肠炎和普通肠炎类似,病人可有腹痛腹泻,粪便不成形或稀便,混有黏液和未消化的食物。在及时治疗的同时,应注意饮食调理,有助于早日康复。

  1、饮水须煮沸,不吃生菜,防止饮食被污染。防止苍蝇滋生和灭蝇。检查和治疗从事饮食业的排包囊者及慢性患者,治疗期间应调换工作。平时注意饭前便后洗手等个人卫生。

  2、高热能、高蛋白质以补偿长期腹泻而导致的营养消耗,可根据病人消化吸收耐受情况循序渐进地提高供给量。

  3、维生素无机盐要充足以补偿腹泻引起的营养丢失。

  4、限制脂肪和膳食纤维:腹泻常伴有脂肪吸收不良,严重者伴有脂肪泻。因此膳食脂肪量要限制,应采用少油的食物和少油的烹调方法。对伴有脂肪泻者,可采用中链脂肪酸油脂。避免食用含刺激性和纤维高的食物,如辛辣食物、白薯、萝卜、芹菜、生蔬菜、水果以及带刺激性的葱、姜、蒜和粗杂粮、干豆类等。

  5、少食多餐:为减轻肠道负担,以少食多餐方式补充营养摄入量。

7西医治疗阿米巴结肠炎的常规方法

  阿米巴结肠炎属中医学“休息痢”范畴,其发病多因饮食不洁、脾胃虚弱而致,中医治疗须扶正祛邪、温中清肠。辩证施治,治疗方法有以下几种:

  (1)方一

  方药:白头翁30克、黄柏15克、黄连10克、秦皮15克、生地榆30克、枳壳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功效:清热化湿解毒。

  (2)方二

  方药:怀山药300克、三七25~30克、鸦胆子100~120粒。

  用法:先将怀山药、三七研为细末,每次以怀山药末30克用冷水调匀,置锅中烹为粥(须不停地用箸子搅,以免成团),调入三七末1.25克,并以此粥吞服鸦胆子10粒,每日2次。

  功效:补益脾肾,化腐生肌。

  (3)方三

  方药:黄连、甘草各6克、干姜、当归、乌梅、木香各9克、阿胶12克、白芍18克、地榆炭30克、山药24克、鸦胆子30粒。

  用法:水煎服,日1剂。鸦胆子以馒头皮包裹送服。

  功效:滋阴养血,清热化湿。

  (4)方四

  方药:白头翁、党参、薏苡仁、茯苓各30克、黄连3克、黄柏、秦皮、赤芍、牡丹皮各15克、白术12克、甘草10克、砂仁6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功效:补益脾胃,除湿清热,凉血止痢。

  (5)方五

  方药:肉桂、干姜各6克,白术、苍术各15克、党参、茯苓各20克、陈皮、砂仁(后下)各10克、熟附子、木香各8克、炙荷蒂3枚、炙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日1剂。

  功效:温补脾胃,消积化滞。

当前城市:
全部
【切换】
中网建材 中网化工 中网机械 牛涂网 中网体坛 中网生活 中网沥青 中网涂料 中网机器人 中网塑料 中网橡胶 中网玻璃 美美日记 中网资讯 广东熊猫网 读后感 读后感问答 读书笔记 胎教大全 汉语字典 成语大全 造句大全 组词查询 近义词 反义词 故事大全 英语单词 英语近义词反义词 英语例句大全 英语缩写大全 知识问答 三字经 数字大小写转换 邮编查询 脑筋急转弯 歇后语 百家姓 怀孕周期表 古诗词 对联大全 新华字典 汉语词典 成语大全 二十四节气 古诗词大全 中国古典 作文范文参考 范文 名言 版报 文档 诗词 奥数 图书 问答 高考 中考 小考 考研 留学 自考 志愿 大学 星座 笑话 语文 数学 英语 地理 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