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 lǎo
基本解释
老的基本解释
老 lǎo
1.年岁大(跟“少、幼”相对):~人。~大爷。他六十多岁了,可是一点儿也不显~。
2.老年人(多用作尊称):徐~。敬~院。扶~携幼。
3.婉辞,指人死(多指老人,必带“了”):隔壁前天~了人了。
4.对某些方面富有经验;老练:~手。~于世故。
5.很久以前就存在的(跟“新”相对,下
6.同):~厂。~朋友。~根据地。这种纸烟牌子很~了。
7.陈旧:~脑筋。~机器。这所房子太~了。
8.原来的:~脾气。~地方。
9.(蔬菜)长得过了适口的时期(跟“嫩”相对,下
10.同):油菜太~了。
11.(食物)火候大:鸡蛋煮~了。青菜不要炒得太~。
12.姓。
详细解释
老的详细解释
〈形〉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一个手里拿着拐杖的老人形。本义:年老,衰老)
五十至七十岁的高龄
老,考也。七十曰老。——《说文》
七十以上曰老。——《礼记·曲礼》
有父母耆老而无昆弟者以告。——《国语·吴语》。注:“六十曰耆,七十曰老。”
使帅一二耋老而绥焉。——《公羊传·宣公十二年》。注:“六十称耋,七十称老。”
老冉冉其将至兮。——《楚辞·离骚》
六十以上为老男,五十以上为老女。——《管子·海王》注
穷当益坚,老当益壮。——《后汉书》
又如:老钝(年老迟钝);老家人(老仆人);老院子(老仆人);老丹青(老画家);老行(老年男子);老姐(年老的女仆);老杜(指杜埔。与后来的杜牧相对而言);老羸(年老瘦弱);老口(年老的人;亦指牲口年龄老)
历时长久 [long-standing]
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又如:老工厂,老房子;老亲(多年的或世代的姻亲关系);老晴(天晴得牢,不会很快转阴);老酒(陈年的酒);老桧(老刺柏);老牧(旧称久任地方官者);老相识(相识已久的人)
娴熟,富有经验,阅历深 。
如:老辣(老练而有锋芒);老落(成熟,老练);老道(老练);老粉嘴(老驴。即在拉磨时老是偷吃面粉的驴)
厚 。
如:老脸皮(老面皮。脸皮厚);老着脸(厚着脸皮);老趼(手掌或脚掌上因摩擦而生的硬皮)
大 。
如:老大小(偌大;老大的);老汗(大汗);老劲(很大的气力)
排行在最后的
我那太公有个老女儿,年方二十岁,更不曾配人。——《西游记》
又如:老生女儿(最后的一个女儿);老女儿(最小的女儿)
〈名〉
老年;晚年
皆羸老之卒。——《资治通鉴·唐纪》
老妇出门看。——唐· 杜甫《石壕吏》
又
独与老翁别。
欲言国之老少。——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又如:老生(老年之人);老况(老年的景况);老耋(老迈)
老年人 。
如:男女老幼;敬老院;老儿(老人家);老老(对老年男子的尊称);老先(对年长者的尊称,老先生);老老头(老头儿)
对先辈、年长者的尊称
对老人的尊称。
如:老太(老太太。对老年妇女的尊称);老官(尊称年长的人);老底(父亲);老阿妈(女真语称祖父);老郎(对前辈艺人的尊称;教头;老练);老先儿(老先。老先生,对老年男子的尊称)
敬词。多不表示年岁。
如:老办(老板);老先生(对年高望重者的敬称);老大人(尊称年老位尊的人);老相公(旧时对上层社会年老男子的敬称)
自称 。
如:老妾(年老妇女的谦称);老媳妇(老妇人的谦称);老爹(自称是对方父亲。詈词)
古时对某些臣僚的尊称
指上公
指上卿
指大夫
指大夫的家臣
指群吏之尊者
指父母或兄长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孟子》。朱熹注:“吾老,谓我之父兄。人之老,谓人之父兄。”
又如:老母(年老的母亲);老子娘(指父母双亲);老亲(年老的父母)
老子及其哲学的省称 。
如:老氏(指老子);老生(指老子);老易(老子与周易的并称);老庄(老子与庄子的并称)
姓
〈动〉
死的讳称
老于户牖之下。——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以备京中老了人口,在此停灵。——《红楼梦》
又如:老去(死去);老家(指阴间。俗语以“回老家”比喻死亡)
敬爱,敬重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指第一个老。)——《孟子》
告老
余将致政焉…乃老。——《国语》
范武子将老。——《左传·宣公十七年》
变老;衰老
天若有情天亦老。——李贺《金铜仙人醉汉歌》
衰老;衰颓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左传》
又如:老色(衰老之色);老拙(老朽愚拙);老气(暮气);老背悔(老背晦。老胡涂);老货(骂老人的话)
〈副〉
用在动词前面,表示某种动作、行为或状态在一段较长时间里一直持续不断发生或时常重复出现,有“经常”、“时常”的意思;有时“老”和“是”连用,有强调的意味 。
如:小孩子,别老问这个啊;你老说这些,有啥用!
用在形容词前面,表示程度深,相当于“很”、“极” 。
如:老早;老长;老咎晚(很晚);老大(极,甚。如今俗语老大不愿意、老大不甘心);老咱晚(很晚);老大无成(年岁已很大,毫无建树)
很久 。
如:老没见你啊
〈前缀〉
加在姓、名和某些称谓的前面。
如:哎呀!原来是老弟;老杨,快走哇!
加在兄弟姐妹排行次序上。
如:老二去了哪里?;老大还没回来
加在某些动植物名词前面。
如:老虎;老鼠;老玉米
〈后缀〉
代指人(含有轻视意)。也作“佬”。
如:庄稼老;外国老
康熙字典
老的康熙字典解释
老 【未集中】【老字部】
〔古文〕𠄰【廣韻】盧皓切【集韻】【韻會】【正韻】魯皓切,𠀤音栳。【說文】考也。七十曰老。从人毛匕,言須髮變白也。【禮·曲禮】七十曰老而傳。【公羊傳·宣十一年】使帥一二耋老而綏焉。【註】六十稱耋,七十稱老。 又【詩·鄭風】與子偕老。【疏】沒身不衰也。【禮·祭義】貴老。爲其近于親也。 又【周禮·地官·鄕老註】老,尊稱也。 又【儀禮·聘禮】授老幣。【註】老賔之臣。【疏】大夫家臣稱老。 又【禮·曲禮】國君不名卿老。【註】卿老亦卿也。 又【禮·王制】天子之老。【註】老謂上公。 又【禮·禮運】三老在學。【註】乞言,則受之三老。【左傳·昭三年】三老凍餒。【註】三老,謂上壽、中壽、下壽,皆八十已上。 又【左傳·隱三年】桓公立,乃老。【註】老,致仕也。 又【列子·天瑞篇】老,耄也。 又姓。【廣韻】宋有老佐。 又【韻補】叶朗口切。【釋名】老,朽也。【史記·律書】酉者,萬物之老也。 又【韻補】叶滿補切,姥當以此得聲。【班固·西都賦】若臣者,徒觀迹於舊墟,聞之乎故老。十分未得其一端,故不能徧舉也。
说文解字
老的说文解字解释
考也。七十曰老。从人、毛、匕。言須髮變白也。凡老之屬皆从老。
考也。序曰。五曰轉注。建類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學者多不解。戴先生曰。老下云考也。考下云老也。此許氏之恉。爲異字同義舉例也。一其義類。皆謂建類一首也。互其訓詁。所謂同意相受也。考老適於許書同部。凡許書異部而彼此二篆互相釋者視此。如?窒也,窒?也,但裼也,裼但也之類。老考以曡韵爲訓。七十曰老。曲禮文。从人毛匕。音化。按此篆葢本从毛匕。長毛之末筆。非中有人字也。韵會無人字。言須髮變白也。說會意之恉。盧晧切。古音在三部。凡老之屬皆从老。
说文解字新编解释
“老”是会意字。甲骨文像长发佝腰手拄拐杖的老人的形象。金文、小篆改为从人、毛、匕的会意字。隶变后楷书写作“老”。
《说文·老部》:“老,考也。七十曰老。从人、毛、匕,言须发变白也。凡老之属皆从老。”(老,老年人。七十岁叫老。由人、毛、匕会意。是说髭须毛发变白。大凡老的部属都从老。)
“老”的本义为年老、衰老。引申为老练。如杜甫《奉汉中王手札》:“枚乘文章老。”意思是枚乘写文章很老练。
用作动词,指衰老、变老。如李贺《金铜仙人醉汉歌》:“天若有情天亦老。”
字源字型
老的字源演变
提示:点击图片可放大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