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 māo máo
基本解释
猫的基本解释
猫 māo
1.哺乳动物,面部略圆,躯干长,耳壳短小,眼大,瞳孔随光线强弱而缩小放大,四肢较短,掌部有肉质的垫,行动敏捷,善跳跃,能捕鼠,毛柔软,有黑、白、黄、灰褐等色。种类很多。
2.躲藏:~在家里不敢出来。
猫 máo
[猫腰](máo ∥yāo)同“毛腰”。
详细解释
猫的详细解释
〈动〉
〈方〉∶弯曲 。
如:小偷猫腰钻过桥洞外的铁丝网跑了
另见 māo
〈名〉
家猫,久已被人类驯养的一种食肉类动物 ,通常被认为是一个独立的种,虽然可能是由几种旧大陆的小型野猫的杂交后代中通过自然选择而最后衍生的,有一些变种,主要的区别在于皮毛的长短,体形以及尾的有无
迎猫,为其食田鼠也。——《礼记》
又如:猫儿眼(宝石名称,又名“猫睛石”。以晶莹透明如猫眼而得名);猫虎(猫和虎。古代以为有益于农事的神物);猫儿食(指人饭量小,食无定时);猫尿(方言。指酒。表示憎厌或讥讽)
狸猫,亦称“山猫” 。
如:猫狸(狸的一种,俗称野猫);猫猴(一种哺乳动物)
姓
〈动〉
〈方〉∶躲藏 。
如:猫冬(躲在家里过冬);猫月子(坐月子);猫蹲(谓不务正业,赋闲在家;他从前线回来后,成天猫在家里)
另见 máo
康熙字典
猫的康熙字典解释
猫 【巳集下】【犬字部】
【廣韻】武瀌切【集韻】眉鑣切,𠀤音苗。【玉篇】夏田也。 又【廣韻】俗貓字。詳豸部貓字註。
说文解字
猫的说文解字解释
貍屬。从豸苗聲。
说文解字新编解释
“猫”是形声字。甲骨文本作“豸”。小篆从豸,苗声。隶变后楷书写作“貓”。汉字简化后写作“猫”。
《说文》无。
“猫”的本义是指一种猫类野兽名,似虎而小。如《诗经·大雅·韩奕》:“有熊有罴,有猫有虎。”引申泛指捕老鼠的猫。如“照猫画虎”、“猫哭老鼠”。
又引申指躲藏。如“猫冬”,指躲在家里过冬;“猫蹲”,指谓不务正业,赋闲在家。
读作máo,指像猫一样弯腰。如“猫腰”。
字源字型
猫的字源演变
提示:点击图片可放大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