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 mái mán
基本解释
埋的基本解释
埋 mái
1.(用土、沙、雪、落叶等)盖住:~藏。~地雷。
2.隐藏:~伏。隐姓~名。
埋 mán
〔埋怨〕抱怨;责备。
详细解释
埋的详细解释
〈动〉
(形声.从土,里声.字本作“薶”,甲骨文字形,象在坑中埋狗的形象,是向地神祭献的活动。本义:藏入土中)
同本义
祭器敝则埋之,龟筴敝则埋之,牲死则埋之。——《礼记·曲礼上》
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杜甫《兵车行》
我死谁埋。——清· 袁枚《祭妹文》
毁其盆,悉埋于地。——龚自珍《病梅馆记》
又如:埋地雷;埋玉(比喻英才或美女之死);埋书(把盟书埋在地下。古代盟誓时的一种礼仪);埋狱(埋没在监狱屋基下的宝剑。比喻埋没人才)
古代特指简陋不依礼制而落葬。也泛指葬埋
葬不如礼曰埋。(如:按照)——《释名·释葬制》
又如:埋骨(人死而埋葬屍骨);埋匿(埋窆。掩埋尸体);埋堙(埋藏。掩埋尸体);埋魂(埋葬英魂);埋蛇(“埋蛇”为善行仁爱之典);埋掩(掩埋,埋葬)
藏,掩盖
狐埋之而狐搰之。——《国语·吴语》
又如:埋冤(含冤);埋情(昧心);埋忧(隐藏忧愁);埋身(埋名;隐居);埋匿(埋藏);埋翳(掩埋;掩盖);埋覆(掩蔽;覆盖)
低,低下去 。
如:埋头顾影(形容矫饰者暗中窥察外界的反应);埋首(埋头)
〈形〉
犹暮或末 。
如:埋年(方言。年老);埋暮(迟暮。喻年岁大)
另见 mán
另见 mái
康熙字典
埋的康熙字典解释
埋 【丑集中】【土字部】
【唐韻】莫皆切【集韻】【韻會】【正韻】謨皆切,𠀤音霾。【釋名】葬不如禮曰埋痗也。趨使痗腐而已。 又藏也。【左傳·昭十三年】埋璧于太室之庭。【後漢·張綱傳】漢安元年,遣八使循行風俗,綱獨埋其車輪于洛陽亭。 又叶呂支切,音離。【左傳·萊人歌】景公死乎,不與埋。三軍之事乎,不與謀。師乎師乎,何黨之乎。 【說文】本作薶。俗作埋。【周禮】省作貍。
说文解字新编解释
“埋”是会意字。甲骨文下部的曲线表示一个土坑,中间是“牛”,两侧的四点,表示填的土,会把牛埋于地下之意。隶变后楷书写作“埋”。
《说文》无。
“埋”的本义为藏在土中。引申为埋葬。如陆游《出西门》:“青山是处可埋骨,白发向人羞折腰。”东西被埋了,就看不见、听不见了,故“埋”引申为泯灭、隐藏、掩盖。如“隐姓埋名”。
字源字型
埋的字源演变
提示:点击图片可放大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