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建材 中网化工 中网机械 牛涂网 中网体坛 中网生活 中网沥青 中网涂料 中网机器人 中网塑料 中网橡胶 中网玻璃 美美日记 中网资讯 广东熊猫网 读后感 读后感问答 读书笔记 胎教大全 汉语字典 成语大全 造句大全 组词查询 近义词 反义词 故事大全 英语单词 英语近义词反义词 英语例句大全 英语缩写大全 知识问答 三字经 数字大小写转换 邮编查询 脑筋急转弯 歇后语 百家姓
当前位置: 百家姓大全 >

输入姓氏,例如查找 张 姓起源,输入 “张” 或 “zhang” 即可

寻


姓氏:寻(繁体:尋)
拼音:xún
人口:约 1 万
排名:第 667 位
分类: -
常用: 罕见姓氏

寻姓的百家姓排名

时间排名时间排名时间排名
最新6672018年2014年
2013年2007年2006年
1995年1987年1982年
明朝元朝宋朝
北宋

寻姓的起源

寻姓主要源自:姒姓。

姓氏源流

斟鄩氏,以国为氏。南宋·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辩证》云:“寻,出自姒姓。夏后(氏)同姓诸侯,曰:斟鄩氏,后为寒浞所灭,子孙因为寻氏”。正因亡国,便去邑为寻氏。《寻氏族谱》记载:“自羿、浞相继为乱,子孙失官。有以斟为氏者,有以灌为氏者,有以鄩为氏者。后去邑为寻氏。参之乐府于音叶征”。

夏朝从“太康失国”,“羿、浞代夏”到“少康中兴”的四十多年中,斟鄩氏曾两度失国。先是在河南洛阳被后羿所灭;后是在山东潍坊被寒浞之子浇所灭。其后代有以斟为氏者;有以灌为氏者;有以鄩为氏者,后去邑为寻氏。《史记·集解》徐广曰:“斟鄩氏,一作斟氏,鄩氏”。

西周有大夫鄩肸、鄩罗。钦定《四库全书·姓氏谱纂》记载:“斟,斟鄩氏后。汉朝有斟尚,下邽人,四门博士,斟鄩氏后也”。嘉庆七年《元和姓纂》记载:“斟,夏诸侯,斟灌、斟寻氏后,以国为姓”。

《世本》云:“斟氏,夏同姓诸侯斟鄩氏之后,以国为氏;鄩氏,斟鄩氏之后;寻氏古斟鄩氏之后”。

《万姓统谱》记载:“寻,河南古斟鄩之后,封于寻,与夏同姓。”西晋有御史大夫寻曾。斟鄩国灭亡后,后人将鄩氏的“鄩”字去掉“邑”旁后变成 “寻”,以氏为姓,作为本族新的血缘徽志。

“邑”字,据《说文解字》讲:“邑即’ 阝’(今也叫右耳旁)”,在汉字结构理论中,代表着国都、城市、土地、国家。“去邑为寻氏”即表示他们是失去了国家的“寻国人”。从此寻姓便脱颖而出,形成独立姓而流传至今。

寻姓的分布

目前,寻姓在全国的总人数大概有8万左右,分布在各个地市,山东和湖南是寻姓人数最多的省份,“山东全省寻姓总人数超过12000人,其中金乡县寻姓人占全省寻姓人口的1/3还多,是探索研究山东寻姓族史的重点地区,另外梁山、汶上和费县是山东寻姓很密集的地区,其余散居在曲阜、单县、荣成、济宁、潍坊、济南等地的寻姓人大概有4000多。”

寻开基地点并州(今太原)。其子孙一支迁山西荣河,一支迁往山东粱山县黑户庙乡寻那里村,一支迁安徽嘉山(明光市)和江苏盱眙附近,一支迁江西吉水”。为山西、安徽、山东、江西、湖南寻姓祖先。

山东金乡辈分寻贵系:昌玉文克广之子言(延)传。(昌为17世)

山东梁山汶上辈分:寻富系 学百德尚俭 万年长如丰,“百”字是19世,2014年已有第26代如字辈人

湖南浏阳辈分:(二世起)志达思颜孟 名贤代继醇 英才逢盛世 道学本先民 孝友传家泽 诗书启后人 用能承祖绪 余庆自长新

95年六修家谱时已经发展到最低派为“诗”字辈,第二十六代。又新增二十派是:前绩昭日月、群豪贯古今、神州辉煌史、奉献报国心

山东费县辈分:(第九代起)思大,嘉春三复克,希化玉景怀,兴明增庆广,中道有之方,宗德延世泽,新绪继盛昌。

安徽明光辈分:一德自 双良果文护 仕本钟林秀 英华翠满庭 金玉和鸣后 尧天舜世长。

江苏淮安市盱眙辈分:世德其昌 国家之强 贻善来本 克宝延长

云南宣威辈分:文天开应日 国大自逢良 太(泰)昌盛世顺 伦定必元方

山东曲阜辈分:德士丙建康乐万年

铜川堡子上和张弯子辈分: 从康熙年代排起,传承今已经发展到13世。祖圣乃荣典 克益玉(生)文(振) 建功立业 增创博爱

寻姓 姓氏源流

一、(尋)xún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辽宁之清原,山东之鱼台,东平、沾化,河北之黄骅,山西之太原、临汾,陕西之韩城,湖北之武昌,湖南之益阳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姓氏。《郑通志》、《续通志》、《清通志》之《氏族略》一并收载。其源不一:

1、郑樵注云:“寻氏,亦作‘’。曹姓,古斟之后。或言与夏同姓。今潍州东五十里尚有亭(当在今山东潍坊西南)。”又,《姓氏考略》注引《广韵》则云:“夏同姓诸侯斟氏之后。”且称:“古代寻氏居住的地点在今河南巩县到洛阳一带。”与郑樵所注亭,相距甚远。

2、《姓氏考略》注《路史》云:“少昊后赢姓国有寻氏。”望出河内。《姓氏词典》:“与秦同祖的一支,地点在浔阳,即今江西九江。”汉代有寻穆;晋代有寻会;唐代有寻相,刘黑闼将;明代有寻适,洪武初任广西按察使;清代有寻绍舞,雍正癸丑进士。

寻姓的郡望

-

寻姓的堂号

-

寻姓的姓氏源流

一、(尋)xún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辽宁之清原,山东之鱼台,东平、沾化,河北之黄骅,山西之太原、临汾,陕西之韩城,湖北之武昌,湖南之益阳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姓氏。《郑通志》、《续通志》、《清通志》之《氏族略》一并收载。其源不一:

1、郑樵注云:“寻氏,亦作‘’。曹姓,古斟之后。或言与夏同姓。今潍州东五十里尚有亭(当在今山东潍坊西南)。”又,《姓氏考略》注引《广韵》则云:“夏同姓诸侯斟氏之后。”且称:“古代寻氏居住的地点在今河南巩县到洛阳一带。”与郑樵所注亭,相距甚远。

2、《姓氏考略》注《路史》云:“少昊后赢姓国有寻氏。”望出河内。《姓氏词典》:“与秦同祖的一支,地点在浔阳,即今江西九江。”汉代有寻穆;晋代有寻会;唐代有寻相,刘黑闼将;明代有寻适,洪武初任广西按察使;清代有寻绍舞,雍正癸丑进士。

寻姓的历史名人

寻姓古代名人

寻曾西晋,字子贡,西晋惠帝时御史大夫。

寻相隋末,隋末山西太原府人,唐大将军。曾随隋末刘武周起义,以将略著时。

寻祥甫五代,诰封荣禄大夫,后唐同光二年甲申二月初二日,由江右吉安府吉水县新江乡十字路枫梓神,徙居湖南长沙府浏阳县北乡玉田湾。为湖南寻姓祖先,迁浏始祖。

寻銮炜清朝,号管香。山西人,清咸丰壬子科进士。钦点翰林院庶吉士。授职编修,国使馆协修,功臣馆纂修。咸丰八年戊午科湖南乡试正考官,为浏阳《寻氏四修族谱》谱序。寻掌江南道监察御使,贵州道监察御使,山东道监察御使,礼科给事中任陕西潼关道。著作有《荣河县志》共800页。

百家姓首字母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生肖姓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