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建材 中网化工 中网机械 牛涂网 中网体坛 中网生活 中网沥青 中网涂料 中网机器人 中网塑料 中网橡胶 中网玻璃 美美日记 中网资讯 广东熊猫网 读后感 读后感问答 读书笔记 胎教大全 汉语字典 成语大全 造句大全 组词查询 近义词 反义词 故事大全 英语单词 英语近义词反义词 英语例句大全 英语缩写大全 知识问答 三字经 数字大小写转换 邮编查询 脑筋急转弯 歇后语 百家姓 怀孕周期表 古诗词 对联大全 新华字典 汉语词典 成语大全 二十四节气 古诗词大全 中国古典 作文范文参考 范文 名言 版报 文档

当前位置: > 所有文档分类> 高中教育> 高考> 2017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综合测试卷:(二)(苏教版)

2017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综合测试卷:(二)(苏教版)

综合测试卷(二)

(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7,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恪守(kè)    笑靥(yàn)   哈巴狗(hǎ)  呼天抢地(qiāng)

B.行伍(háng) 羞赧(nǎn) 十里堡(pù) 无耻谰言(làn)

C.惭怍(zuò) 擢用(zhuó) 一撮盐(cuō) 力能扛鼎(gāng)

D.祛除(qù) 谄媚(chǎn) 缉鞋口(qī) 为虎添翼(wèi)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凡是地质灾害隐患点,遇到极端气象或成灾迹象,都要及时组织群众避险,每一个人的生命都重于泰山,防治地质灾害是全天候的,不容丝毫懈殆。

B.城镇化应成为一个城镇更宜居、乡村更美丽、城乡发展一体化的过程。城镇化不能带来“城市病”,也不能加剧发展失衡、导致乡村凋弊。

C.的确,文化就是流淌在不同民族身体里的血液,维系着一个民族的生命,延续并传承着一个民族的精神内涵。

D.《大海》令听众心旷神贻,堪称德彪西最富音乐召唤力的交响乐,兼具印象派与象征派两方面的美学特征。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李××与女网友在茶楼见面,结账时发现一壶咖啡竟要900,半小时不到两人“消费”了4 800,这几乎令人难以相信。

B.土打的院墙,灰白的瓦片,老式的木格窗棂,乃至旧居的残破,才是最为真实的莫言旧居,可是花50万整修莫言旧居,很可能干成一件焚琴煮鹤的傻事。

C.游览完大理三塔,又慢慢步入大理崇圣寺,慢慢品位滇西汉佛教的宏大建筑规模和精湛的建筑工艺,看着那一幅幅的木雕壁画,不得不为之惊叹称奇。

D.11月8日上午9,万众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巴南大地一片欢腾,万人空巷,人们都在收看、收听这一盛会。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某科技博客表示,朝鲜的宇宙飞行物处于不稳定的无法控制状态,特别是该物体有可能与其他卫星相撞。

B.标准的城市生活是一种昼夜被电灯操控、季节被空调控制、山水被镶进画框的生活,也就是说,是一种越来越远离自然的生活。

C.《中国达人秀》这类“零门槛”的选秀节目,让拥有才华和梦想的任何一个普通人,都可以展示天赋和潜能,也让我们懂得平凡人成就自我的关键在于是否相信梦想,相信奇迹。

D.学者们认为,基于这些真实文字基础上成就的修订版《曾国藩全集》,不仅生动地反映了曾国藩个人的喜乐与困惑,也真实直接地记录了晚清时期的历史。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狂妄自大的人不喜欢倾听,他只会    ,贪欲和傲慢遮挡了他们的视线;孤芳自赏的人不喜欢倾听,他们只会    ,浅陋和愚昧妨碍了他的进取;急功近利的人不喜欢倾听,他只会    ,浮躁和短视制约了他的识见。因此,只有喜欢倾听的人,才是富有智慧的人。 

①浅尝辄止 ②坐井观天 ③得意忘形

A.①③②      B.③①②      C.①②③      D.③②①

6.阅读下面这则寓言,用一个精练而深刻的语句总结其寓意。(不超过20)(4)

一番怒放之后,一片片洁白的梨花花瓣随风飘洒,坠落在地上。

蹁跹飞舞的蝴蝶看着这种情景黯然神伤,对梨树说:“!你为什么不留住那一朵朵美丽的花儿呢?你真的不知道,没有了花,你就一点也不可爱了吗?”

这个我完全知道,”梨树平静地回答,“不过,为了能满枝硕果,我宁可放弃现在的美丽可爱。”

 

 

7.根据以下图文材料,按要求答题。(5)

中国有近300万儿童失学,全国因为家境困难上不起学的有200多万人,还有将近100万人是因为其他各种原因而不能上学。为了帮助失学儿童重返校园,1989年中国成立了“希望工程”,随后又有了“春蕾计划”,国际组织也关注并赞助。

 

(注:图形为红色,汉字为黑色,底色为白色。)

(1)根据所提供的材料,设计一句广告宣传语,形成一个完整的公益广告。要求:鲜明地表达广告主旨,有号召力;不超过15字。(2)

 

 

 

(2)从这则公益广告的图文特点出发,简要评价它的创意。(3)

 

 

 

 

8.请参照示例,用比喻的手法描述一组事物,要求合乎事理,句式和结构与示例相似,不得以“春风”“大地”作为描述对象。(3)

示例:春风是一枝画笔,

大地是一张画纸,

笔尖一抹,花园出现了。

 

 

 

 

二、现代文阅读(共31,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9~11题。(9)

艾恺与梁漱溟谈人与人相处的问题

:我还有一个想法,我觉得现代化这个过程,或者说是理智化这个过程,跟“人之所以为人”,就是无论是印度文化,或是中国文化的“人”,是有冲突的、有矛盾的。您觉得四个现代化这个计划对中国文化有无什么害处?

:中国生活在现在的世界上,它不能够违反潮流,它只能往前走,把物质文明发达起来,那是需要的。不过要紧的就是,过去的西洋物质文明发达是靠资本主义发达起来的,中国是自从西洋强大的势力过来,中国已经没有走资本主义的路的余地了,不可能走资本主义,所以它不能不走社会主义的道路。只能在谋社会福利的里边,有了个人的福利,不能让个人的福利压倒社会福利,不可能。所以共产党在中国的出现,并且成功,那是很合理的,不特别、不奇怪的。

:将来西方文化、西方的社会还是演变成中国,以现在历史阶段来说,西方社会应该向东方、应该向中国学习一些什么?

:学习什么?人啊,一生下来就有与他相关系的人,至少他要有父母,或者还有兄弟,长大了之后到社会上还要有朋友,有老师,有什么,这个就叫作人伦,叫作伦理;人始终要在与人相关系中生活,人不能脱离人而生活,人不能离开人而生活。所以怎么把人与人的关系搞好,是个重要的问题,这个叫作伦理、人伦,中国古话叫人伦。中国文化的特色在这个地方,中国文化的特色就是重视人与人的关系,它把家庭关系推广用到家庭以外去,比如说他管老师叫师父,管同学叫师兄弟,如此之类,它总是把家庭那种彼此亲密的味道,应用到社会上去,好像把那个离得远的人也要拉近,把外边的人归到里头来,这个就是中国的特色,中国文化的特色。这个特色一句话说,它跟那个“个人本位,自我中心”相反。它是互以对方为重,互相以对方为重。

比如说,中国人从孔子、从古书《论语》上,它老是爱讲孝悌,孝悌是什么?是说儿子、或者幼辈,对父母、对长辈的尊重、顺从,这就叫孝悌。不是还有个孝悌慈吗?什么叫慈呢?“慈”就是父母那边慈爱子女,慈爱幼辈。一句话,归总一句话,就是“互以对方为重”,我以你为重,你以我为重。比如说客人来了,在主人这一面就以客人为重,什么事情都替客人设想,给客人好的位置坐,给客人倒茶喝;一个好的客人又转过来了,又是尊重主人,事事为主人设想。所以中国社会礼俗,刚才提到礼让,什么叫礼让呢?“让”就是看重别人,“礼”就是尊重旁人。中国在儒家一直就是叫人礼让,这个礼让也就是刚才我说的,到了未来,资本主义过去了,社会主义来了,恐怕这个礼让的风气会要来了,大家在一块生活,互相尊重是很必要的。所以我就说,世界的未来是中国文化的复兴。我再说一句话,结束的话,我是乐观的,我觉得那个马克思主义很好,它比那个空想的社会主义高明。

9.下列对“中国不能走资本主义的路”的认识和判断,不符合对话本意的一项是(  )

A.中国不能走回头路,它只能往前走。

B.资本主义只能成就西洋物质文明。

C.中国发展历史与西洋不同。

D.因为中国有共产党的领导。

10.下列不属于“西方社会应该向东方、应该向中国学习”的理由的一项是(  )

A.中国推崇的人伦有利于搞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B.东方文化、中国文化有自己的特色与价值。

C.“孝悌慈”在西方是缺少的。

D.中国儒家讲究礼让,有利于处理人际关系。

11.梁漱溟认为“世界的未来是中国文化的复兴”,请从他的对话中找出理由。(3)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2~16题。(22)

没有芝麻的烧饼

梁 琴

妹妹台湾环岛游归来,向四散于天南地北的哥哥姐姐通报。听着电话那端舒放欢愉的笑音,远在京城的我也受到几分感染。“台湾‘故宫博物院’让人大开眼界,古玉、紫檀、青花瓷、王献之的行草、董其昌的山水,全是国宝精品。台湾不似我们内地这么闹,民风淳朴,绝少高楼,灰色的房檐,古旧的小巷,到处干干净净,安安静静,就像我们小时候住的地方……”听着妹妹说,就像我们小时候,我的心兀然被触动了。那一刻,斑驳而苦涩的童年记忆,那个绿色披风包裹着的瘦弱女婴,和另一个捧了烧饼在家门外抠芝麻的孩子,在记忆的转角,瞬间,一起走近了。

妹妹出生于荒寒饥岁的1963年。妹妹的到来,伴随着饥饿的阴影,对已经疲惫地拖着七个孩子的父母而言,几近于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妹妹出生之前,便打算送人。有一中学校长膝下无子,指定要男孩。父母觉得这户人家家境不错,便一口应承了,还专门从曹操的诗句“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摘取“南飞”二字命名,取其谐音,男孩子就飞到别人家去了。然而,天不遂人愿,校长家是去不成了。妹妹的名字也由“飞”改为“菲”。改了名字的妹妹,依然不知飞落谁家。

热心的街坊杨婶介绍郊区一户人家,男人在城里工厂做八级钳工,女人是村子里的“凤辣子”,养鸡、种菜一把好手,想要个读书人家的女儿。杨婶领着我们一大家子去郊外,好似去春游,大大小小一群毛孩子一齐跳进荸荠田里,等不及村里人拿锹来铲,就自己动手挖,边挖边吃,抹了一嘴黏泥巴。

听说城里的孩子喜欢吃荸荠,那“凤辣子”立马风风火火挑了满满一担送到家。我们美滋滋吃完了荸荠,这才想起要把妹妹送人。妹妹换了一担荸荠,顿时,兄弟姐妹个个傻了眼。

这可怎么办呢?平日寡言的大哥提议:“我们决不遗弃妹妹,大家一起‘戒饼’,省下买饼钱来抚养妹妹。”

原先,我们每个月都踮起脚来盼着发薪水的日子。父亲微薄的工资要养活一大家子,平时我们是没有一分零花钱的,只有那一天才可以自由地挑选半斤饼打牙祭。大哥挑最贵的蛋黄酥,二哥茶饼、桃酥相当随意,三哥永远啃硬邦邦的“屁股饼”,那圆鼓鼓如小儿屁股的“海参饼”,按三哥的话说“海参饼经饱”。三姐精细,专选“东南饼庄”的豆角酥。我是小七,灯芯糕、冻米糖、兰花片,每回都拿不定主意。哥哥们吃饼都是三下五除二就下肚了,我和三姐会藏。三姐藏饼的功夫纯熟,绝少被哥哥们破解。我则床底下、杂柜里,东藏西塞,以致连自己都找不着了……半斤饼可算是那时最为“奢侈”的享受了,但是,为着骨肉亲情,我们义无反顾。

老姑父听说我们兄妹少年侠气,奋力挽留小妹,感动不已。他是曾经的大盐商,养了一只“乌云踏雪”的猫,这只猫比人还金贵,订了一瓶牛奶。威严的老姑父传出话来,把那牛奶分一半给菲儿。母亲一连生了七胎,生妹妹时已是38岁的“高龄产妇”,加上连年饥荒,连饱饭也吃不上,干瘪的乳房挤不出半滴乳汁,又无钱买奶粉。姑父伸出的援助之手,加上我们兄妹一诺千金,最终保住了这个妹妹。

喝着“猫奶”,吸着稀粥熬成的米汤,妹妹一天天大起来,大起来的妹妹可以啃烧饼了。我就自告奋勇,抢着去买烧饼。冬日的烧饼铺,炭火通红,屋内弥散着喷香的味道,我一边吸着鼻子嗅闻,一边眼盯着炉壁,心里比较着烧饼的大小,等着一个大点的出炉,然而往往拿到手上,又觉得案板上的那个似乎更大些。

捧了烧饼,我并不急于回家,全神贯注于烧饼上的芝麻。我知道,烧饼是妹妹活命的口粮,断不敢偷吃一口,只敢抠上面的芝麻,边走边抠,走到家门口,芝麻还没有抠完,就躲在门外,直抠得烧饼上一粒芝麻不剩,才推开家门。隆冬凛冽的北风,刀子似的刮着脸颊,而那个专心抠芝麻的孩子却浑然不觉……

客居京城一晃十年。妹妹的电话让我悠然想起三哥的妙语:小时候,小七买的烧饼,永远是没有芝麻的……

12.理解下面两句话在文中的含义。(4)

(1)那一刻,斑驳而苦涩的童年记忆,那个绿色披风包裹着的瘦弱女婴,和另一个捧了烧饼在家门外抠芝麻的孩子,在记忆的转角,瞬间,一起走近了。

 

 

 

 

(2)隆冬凛冽的北风,刀子似的刮着脸颊,而那个专心抠芝麻的孩子却浑然不觉……

 

 

 

 

13.文章开头写妹妹向亲人通报旅游感受有什么作用?(4)

 

 

 

 

14.文中的“妹妹”小时候有两次险些被送别人家的经历,最后都未送成。请分条概括没送成的原因。(6)

 

 

 

 

15.文中为什么用较多的笔墨写父亲发薪水的日子我们兄弟姐妹的“挑饼”的情形?(4)

 

 

 

 

16.请赏析结尾“三哥”的妙语。(4)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2,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17~21题。(19)

封建论(节选)

柳宗元

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据天下之雄图,都六合之上游,摄制四海,运于掌握之内,此其所以为得也。不数载而天下大坏,其有由矣。亟役万人,暴其威刑,竭其货贿。负锄梃谪戍之徒,圜视而合从,大呼而成群。时则有叛人而无叛吏,人怨于下而吏畏于上,天下相合,杀守劫令而并起。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

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数年之间,奔命扶伤之不暇。困平城,病流矢,陵迟不救者三代。……

秦之事迹亦断可见矣。有理人之制,而不委郡邑,是矣;有理人之臣,而不使守宰,是矣。郡邑不得正其制,守宰不得行其理。酷刑苦役,而万人侧目。失在于政,不在于制,秦事然也。

汉兴,天子之政行于郡,不行于国,制其守宰,不制其侯王。侯王虽乱,不可变也;国人虽病,不可除也。及夫大逆不道,然后掩捕而迁之,勒兵而夷之耳。大逆未彰,奸利浚财,怙势作威,大刻于民者,无如之何。及夫郡邑,可谓理且安矣。何以言之?且汉知孟舒于田叔,得魏尚于冯唐,闻黄霸之明审,睹汲黯之简靖,拜之可也,复其位可也,卧而委之以辑一方可也。有罪得以黜,有能得以赏。朝拜而不道,夕斥之矣;夕受而不法,朝斥之矣。设使汉室尽城邑而侯王之,纵令其乱人戚之而已孟舒魏尚之术莫得而施黄霸汲黯之化莫得而行。明谴而导之,拜受而退已违矣。下令而削之,缔交合从之谋,周于同列,则相顾裂眦,勃然而起。幸而不起,则削其半。削其半,民犹瘁矣,曷若举而移之以全其人乎?汉事然也。

(选自《唐宋八大家散文》)

1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暴其威刑,竭其货贿       贿:贿赂。

B.剖海内而立宗子               :分割。

C.大逆未彰,奸利浚财 :充分暴露。

D.曷若举而移之以全其人乎 :保全。

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杀守劫令而并起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

B.陵迟不救者三代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C.守宰不得行其理 且立石于其墓之门

D.大刻于民者 贾余庆献谄于后

19.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篇文章将封建制(即分封制)与郡邑制(即郡县制)相比,论证封建制是过时的制度;同时,以此表达政治观与历史观。

B.作者拥护秦以来的郡县制。文章也指出郡县制有失误,秦就有“人怨”,有“酷刑苦役”,但“失在于政,不在于制”。

C.文章运用类比论证法论证郡县制优越:倘若发生叛乱,以秦为例,“有叛人而无叛吏”;以汉为例,“有叛国而无叛郡”。

D.“知孟舒于田叔,得魏尚于冯唐,闻黄霸之明审,睹汲黯之简靖”运用了排比手法,读起来流利顺畅。

20.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断句。(3)

纵令其乱人戚之而已孟舒魏尚之术莫得而施黄霸汲黯之化莫得而行。

2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

(1)有理人之制,而不委郡邑,是矣;有理人之臣,而不使守宰,是矣。

 

 

 

 

(2)及夫大逆不道,然后掩捕而迁之,勒兵而夷之耳。

 

 

 

 

(3)朝拜而不道,夕斥之矣;夕受而不法,朝斥之矣。

 

 

 

 

 

(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第22~23题。(7)

菩萨蛮

晏几道

哀筝一弄湘江曲,声声写尽湘波绿。纤指十三弦,细将幽恨传。  当筵秋水慢,玉柱斜飞燕。弹到断肠时,春山眉黛低。

22.这首词描写的景象与《琵琶行》相似,“纤指十三弦,细将幽恨传”让我们想起《琵琶行》中的两句“        ,        (2

23.简析末句中“低”字的妙处。(5)

 

 

 

 

 

 

(三)古诗文默写。(6)

24.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举酒属客,        ,        。 

(苏轼《赤壁赋》)

(2)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        。 

(《逍遥游》)

(3)今两虎共斗,        。吾所以为此者,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4)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刺客不行,良将犹在,        ,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苏洵《六国论》)

(5)丰草绿缛而争茂,        ;        ,木遭之而叶脱。 

(欧阳修《秋声赋》)

四、作文(60)

25.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邓小平:“无论黑猫、白猫,抓得到老鼠就是好猫!”

马云:无论苦干、巧干,出成绩的员工才会受到众人的肯定。企业重视的是你有多少“功”,而不是有多少“苦”。

有人认为,败者没有未来,赢者却可以坐拥天下。

综合上述材料,结合你的所感所思,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自拟题目,选好角度,确定立意。②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③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④不得抄袭、套作。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保持最终解释权!

下载文档

热门试卷

2016年四川省内江市中考化学试卷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7届高三11月月考政治试卷
浙江省湖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浙江省湖州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辽宁省铁岭市协作体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联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6-2017学年高二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7届高三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6-2017学年高一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6-2017学年高二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6-2017学年高一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山东省滨州市三校2017届第一学期阶段测试初三英语试题
四川省成都七中2017届高三一诊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试卷
2017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附答案)
重庆市永川中学高2017级上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江西宜春三中2017届高三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科综合试题
内蒙古赤峰二中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英语试题
2017年六年级(上)数学期末考试卷
2017人教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上期末笔试题
江苏省常州西藏民族中学2016-2017学年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一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试卷
重庆市九龙坡区七校2016-2017学年上期八年级素质测查(二)语文学科试题卷
江苏省无锡市钱桥中学2016年12月八年级语文阶段性测试卷
江苏省无锡市钱桥中学2016-2017学年七年级英语12月阶段检测试卷
山东省邹城市第八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12月物理第4章试题(无答案)
【人教版】河北省2015-2016学年度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题卷(附答案)
四川省简阳市阳安中学2016年12月高二月考英语试卷
四川省成都龙泉中学高三上学期2016年12月月考试题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安徽省滁州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12月月考​高三英语试卷
山东省武城县第二中学2016.12高一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必修一第四、五单元)
福建省四地六校联考2016-2017学年上学期第三次月考高三化学试卷
甘肃省武威第二十三中学2016—2017学年度八年级第一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卷

网友关注

行测题库:行测每日一练判断推理练习题01.15
2018山东公务员考试面试热点模拟题:“节后空巢症”怎么治?
【申论题库】申论每周一练:解除担责医生后顾之忧
2018山东公务员考试申论模拟题:拟写一份村规民约
联考10年行测考情大观:命题科学稳中有变国考是风向标
行测题库:行测每日一练资料分析练习题01.16
2018山东公务员考试行测题库:行测判断推理练习题
2018山东公务员考试行测题库:行测判断推理练习题答案
【申论题库】申论每周一练答案:繁荣文化市场
2018年421多省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专项解读
2018国考面试天天练之自我认知题:介绍你自己(1月15日)
2018山东公务员考试申论模拟题:信仰的力量
2018年421省考行测亮点:判断推理“万花筒”,让你玩转考场
2018年421省考行测亮点:民俗俗语入考题
【申论题库】申论每周一练:繁荣文化市场
2018山东公务员考试行测题库:行测常识判断模拟题答案03
421省考行测常识判断亮点:文史人物较多
2018山东公务员考试行测题库:行测言语理解模拟题01
行测题库:行测每日一练判断推理练习题答案01.15
2018山东公务员考试申论模拟题:互联网+让智慧城市触手可及
2018山东公务员考试行测题库:行测常识判断模拟题04
2018年421省考行测亮点分析之考点集中
2018山东公务员考试行测题库:行测常识判断模拟题答案04
2018山东公务员考试申论模拟题:中国式求人
2018山东公务员考试申论模拟题:“双微”电子政务的意义
2018山东公务员考试行测题库:行测言语理解模拟题02
2018山东公务员考试行测题库:行测数量关系练习题02
2018年421多省公务员考试行测数量关系专项解读
行测题库:行测每日一练资料分析练习题答案01.16
【申论题库】申论每周一练答案:解除担责医生后顾之忧

网友关注视频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15课小数乘小数一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认识东、南、西、北》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四年级下册 Unit 3
冀教版英语五年级下册第二课课程解读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江苏省
化学九年级下册全册同步 人教版 第22集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一)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逢入京使》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辽宁省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五年级下册 Unit 1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1
三年级英语单词记忆下册(沪教版)第一二单元复习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一课
七年级英语下册 上海牛津版 Unit9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泊秦淮》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天津市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四节街心广场
沪教版八年级下次数学练习册21.4(2)无理方程P19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泊秦淮》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广东省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周第2课时《我们的测量》宝丰街小学庞志荣.mp4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六年级下册 Unit 7
第8课 对称剪纸_第一课时(二等奖)(沪书画版二年级上册)_T3784187
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下册9.2《中心对称和中心对称图形》
3月2日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数一数)
3.2 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表内除法(一)整理和复习 李菲菲
《空中课堂》二年级下册 数学第一单元第1课时
飞翔英语—冀教版(三起)英语三年级下册Lesson 2 Cats and Dogs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有余数除法的整理与复习》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周第2课时《我们的测量》宝丰街小学庞志荣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二课
冀教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lesson2教学视频(2)
外研版英语三起5年级下册(14版)Module3 Unit1
外研版英语七年级下册module3 unit2第一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