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建材 中网化工 中网机械 牛涂网 中网体坛 中网生活 中网沥青 中网涂料 中网机器人 中网塑料 中网橡胶 中网玻璃 美美日记 中网资讯 广东熊猫网 读后感 读后感问答 读书笔记 胎教大全 汉语字典 成语大全 造句大全 组词查询 近义词 反义词 故事大全 英语单词 英语近义词反义词 英语例句大全 英语缩写大全 知识问答 三字经 数字大小写转换 邮编查询 脑筋急转弯 歇后语 百家姓 怀孕周期表 古诗词 对联大全 新华字典 汉语词典 成语大全 二十四节气 古诗词大全 中国古典 作文范文参考 范文 名言 版报 文档

当前位置: > 所有文档分类> 高中教育> 高考> 高三历史一模试卷(含答案)-精编解析版

高三历史一模试卷(含答案)-精编解析版

上传者:蒋义勇
|
上传时间:2016-08-25
|
次下载

高三历史一模试卷(含答案)-精编解析版

2013学年第一学期徐汇区学习能力诊断卷

高三年级历史学科


(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总分150分)

考生注意:

本试卷分为选择题与非选择题,所有试题答案按照试题对应编号写在答题纸上,本试题卷不作为阅卷和评分依据。

 

I  选择题

一、选择题:(共75分)

以下每小题2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选项。

1 .1934年《食货半月刊》创刊,其(编辑)指出:“史学虽不是史料的单纯排列,史学却离不开史料。理论虽不是史料的单纯排列可以产生,理论并不是原形一摆,就算成功了的。中国社会史的理论斗争,总算热闹过了。但是如不经一番史料的搜求,特殊问题的提出和解决,那进一步的理论争斗,断断是不能出现的。”这位编辑要表达的是(    






A.史学研究即是史料学           B.史料学可以取代理论

C.理论无益于史学研究           D.理论建构离不开史料

2.观察右边的原始村落示意图,从中我们不能获取的信息是(    )

A.开始了定居生活               B.有原始农业和畜牧业

C.已经懂得了用火               D.已经出现了阶级分化

3.在中国古代历史上,“齐人”、“鲁人”、“楚人”、“燕人”等名称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

A.内外朝制   B.封邦建国制度   C.郡县制    D.行省制








4.古代东方文明在政治上都出现过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这一政治形态在下图中数字所示地区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③①

D.③②①

5.《史记》和《汉书》是研究汉代历史的重要文献,近年来出土的大量简牍更是汉代的珍贵史料。要想确切了解西汉历史,最适当的方法是(    )

A.只需研读《史记》和《汉书》    B.研读、考证出土的汉代简牍

C.将文献和简牍进行综合研究      D.向研究汉代历史的专家请教

6 .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摘录了伯利克里的一段话:我们的政治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是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掌握在全体公民的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还找到了面的图片。据此判断他研究的内容最适合的课题是    

A雅典民主制度起源之研究

B雅典民主政治倒退之研究

C雅典民主政治确立之研究

D雅典民主政治利与弊研究

7下列是魏晋南北朝政权变迁简易示意图。按照时间发生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

 

 

 

 

甲               乙              丙              丁

A.甲丙乙丁      B.乙甲丙丁      C.甲乙丁丙      D.甲乙丙丁

8.科举制通过考试成绩选拔人才,扩大了统治阶级的政治基础。以下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是(    )

A“上品无寒门,下品无高士。”     B“书中自有言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

C“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D“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9.在唐代的文学和艺术作品中,骆驼和胡人逐渐成为流行的文化符号,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    )

①民族融合的加强    ②丝绸之路的畅通    ③文化政策的开放    ④三省制度的盛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一位学者评论他所处的朝代,认为当时地方州郡之所以“日就困弱”,是因为朝廷把各州的“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政刑一切收了。”该学者所处的朝代是(    )

A.秦朝           B.西汉         C.宋朝          D.清朝

11“丞相纷纷诏敕多,绍兴天子只酣歌。金人欲送徽钦返,其奈中原不要何。”(引自郑燮《绍兴》)。文中“绍兴天子”是指(    )

A.唐太宗         B.宋太祖       C.明太祖        D.宋高宗

12.中国古代历史上,外来文化主要通过两个方向传入中国(如右图)。其中,明末清初后,主要是通过方向②传入中国的外来文化是(    )

A.佛教     B.伊斯兰教      C.道教      D.基督教

13.乾隆《嘉定县志》称:“男耕得食,女织得衣,普天所同。而嘉邑之男以棉花为生,嘉邑之女以棉布为务。植棉以始之,成布以终之。然后贸易钱米,以资食用。”嘉定经济与“普天所同”经济的根本区别是(    

A.男女分工不同                 B.种植作物不同   

C.经济规模不同                 D.经济形态不同

14.乔尔•科特金在《全球城市史》中说:“城市商人和手工业者躲在安全的城墙后面,他们享受到的独立性是东方城市居民所无法想象的。这里既没有皇帝、哈里发和苏丹限制私有财产权,也没有商人阶层的行业协会特权”。材料所述现象的出现是由于(    

     A.等级君主制的形成            B.君主专制的形成

C.城市自治斗争结果            D.地方割据的结果

15意大利建筑师布鲁内莱斯基在1420—1436年间为佛罗伦萨大教堂建造一个41米宽,106米高的大圆顶,不再完全封闭,而是在上面开有让阳光照射进来的窗洞。该设计反映    

A.近代自然科兴起建筑技术进步  B.理性主义光辉照耀人们前进

C.新宗教理念开始支配人类行为  D.人类渴望摆脱宗教奔向自由

1615世纪中期,某西亚商人到意大利经商,他发现当地人热衷于讨论的主要话题是(    )

     A.王权与教权的关系            B.教会与上帝的关系

     C.人性与神性的关系            D.民主与法制的关系

17“他们迎来了另一个国王——即奥兰治亲王威廉——来代替詹姆斯。这个措施实施得非常迅速,没有在英国引起内战……也没有出现什么更强大的革命力量”。材料反映的史实是(    

     A.英国革命的爆发              B.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C.英国的光荣革命              D.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8布拉德肖法官曾在审判英王查理一世的法庭上向查理一世宣示:在国王和他的人民之间存在一个契约协定……这就好像一条纽带,纽带的一头是君主对国民应尽的保护义务,另一头是国民对君主应尽的义务。先生,一旦这条纽带被切断,那么只能说,别了,君主统治!上述材料表明,布拉德肖比法国启蒙思想家更早提出了    

A.君主立宪的观点               B.革命权利的学说

C.社会契约的理念               D.天赋人权的思想

19 .马克思、恩格斯说:由于阶级对立的发展是同工业的发展步调一致的,所以这些发明家也不可能看到无产阶级解放的物质条件,于是他们就去探求某些社会科学、社会规律,以便创造这些条件。”“发明家是指(   

A.人文主义者   B.启蒙思想家   C.达尔文进化论   D.马克思主义者

20 .下边两图是1820年—1840年间,中国海关一项进口物品的统计图。根据你的历史知识,该项物品指的是(    )

 

 

 

 

 


A.茶叶         B.纺织品           C.鸦片          D.工艺品

21 .1861年俄国改革前,工业资本家雇佣的30%是农奴身份,财产随时有可能被地主侵占。这些现象反映了农奴制度对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利影响是(    )

A.自由劳动力缺乏与国内市场狭小      B.自由劳动力与国内资金的缺乏

C.国内资金缺乏与科学技术的落后      D.国内资金缺乏与国内市场狭小

22.著名学者汉斯·科恩认为,普鲁士19世纪6070年代的胜利,“为1918年和1945年的失败打下了基础”。以下各项可以作为科恩论断依据的是(    

A.德国继承了普鲁士军国主义传统      B.德国结束了四分五裂的政治局面

C.德国宰相俾斯麦实行“铁血政策”    D.德国不断推行海外殖民扩张政策

23.日本启蒙思想家福泽谕吉强调说:“一国之独立,基于一身之独立;一身之独立,及学问为急务。”在此思想指导下,日本明治政府推行了(    

A.“殖产兴业”政策                   B.废除旧的体制

C.“文明开化”政策                  D.进行军事改革

241876年葛元《游沪杂记》载:向称天下繁华有四大镇,曰朱仙,曰佛山,曰汉口,曰景德。自香港兴而四镇逊焉,自上海兴而香港又逊焉。与“香港”、“上海兴直接关的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25.右图为洋务派创办的新式学堂——京师同文馆1879年列出的课程计划。该课程    

①体现中体西用思想 ②重在培养翻译人才

③要求学生文理兼修 ④注重近代思想启蒙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6经济学家马歇尔指出在美国西北部,农业机械如果受损,农民用电报告知机械商店受损部件的号码,下一班火车就能带来新部件,农民自己就能安装。马歇尔所描绘的情景最早可能出现于    

A18世纪中后期    B19世纪初期    C19世纪中后期    D20世纪前期

27.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一百数十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则是反思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 其中引发“第二次反思”的历史事件是(    

A.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B.甲午战争后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D.抗日战争后

28.以下有关“预备立宪”的表述,正确的是(    

    A.实现了从专制政治向宪政体制的转变   B.实质上是“中体西用”政治上的尝试

    C.解决了社会矛盾和清政府统治的危机   D.实现了维新变法运动提出的改革目标

29.鲁迅说:“至于中国所谓的手段,在我看来,有时也应该说有的,但绝非‘以夷制夷’,倒是想‘以夷制华’。然而,夷又哪有这么愚笨呢,却先来一套‘以华制华’给你看”。中国近代史上最能体现“以华制华”策略的历史事件是    

A.鸦片战争       B《北京条约》      C.甲午战争       D《辛丑条约》

30.右图为16001913年西班牙、荷兰、英国和美国(自殖民地时代起)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变化曲线图。其中,代表英国的曲线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以下每小题3分,共15分,每选项的分值可能0113分。选出最佳一项,多选不得分。

31.王安石变法时,青苗法规定“不愿请者,不得抑配”,“取息二三分”,以实现“取民之财,还以助民”的目的。但是在执行过程中,地方官往往强令民户向政府借贷,且“取息高达六分”,以致“害民如此”。对此现象最佳的理解是(    )

A.变法只顾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无视民众负担

B.王安石变法的有些法令在制定时考虑不周全

C.王安石变法的主观动机与实际效果存在偏差

D.部分地方官员在实际执行时偏离了法令条文

32.法国学者维吉尔·比诺说:“当人们翻阅18世纪法国思想家、经济学家撰写的作品、游记或报刊文章时,会惊讶地发现中国的名字是如此频繁地出现,激起了那么多的赞誉之词。”出现上述现象主要是因为(    

    A.启蒙思想家们关注中国的儒家文化和政治

    B.中国四大发明对法国大革命产生重要影响

    C.西方传教士热衷于介绍传播中国古典文化

    D.中法两国之间的经济、文化已经有所交流

33.美国前总统威尔逊在《国会政府》的报告中指出:“我们的宪法之所以恒久,就在于它简洁。它是一块奠基石,而不是一座完整的大厦。或者用句老话比喻:它是根,而不是完美的藤。”对材料解读最接近威尔逊本人想法的是(    

A.《合众国宪法》因为简洁,所以能在美国历史上发挥恒久的作用

B.《合众国宪法》虽能发挥恒久的历史作用,但须不断修正与完善

C.《合众国宪法》的不完善在于保留了种植园经济制度,必须废除

D.《合众国宪法》颁布时虽不完善,但它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基础

341839年,英国皇家委员会的一项报告指出:“我们调查发现,大面积的犯罪,其根源在于财产问题,这是一个共性问题……任何可考虑到的抢劫财物的犯罪,其根源在于万恶的贫困和匮乏。”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主要是(    

A.君主立宪制建立          B.工业革命的推进

C.法律制度不健全          D.城市化进程加速

35.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一书中表达了这样的观点: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费正清的上述观点(    

A揭示了鸦片战争的根源      B.否定中国抗击英国侵略的正义性

C抹杀了鸦片战争的实质      D.为英国的殖民侵略寻找原因借口

 

II  非选择题(共75分)

36.治国思想

书籍承载文化,传播知识,是人类的精神食粮和社会进步的阶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3分)

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作中庸,子思笔。中不偏,庸不易。作大学,乃曾子。自修齐,至平治。孝经通,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诗书易,礼春秋。号六经,当讲求。(注:《小学》、《大学》为儒家经典)                                                   ——《三字经》

1)材料涉及的儒家思想主要有哪些?承载这些思想以《三字经》为代表的儒家经典在中国古代社会历史上发挥了怎样的作用?(6分)

    (2)儒、法、道三家的思想在以后中国古代王朝中经常被统治者借鉴。请以西汉王朝为例,简要说明统治者是如何利用三家思想治国理政的。(7分)

 

37罗马征服

光荣属于希腊,伟大属于罗马”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2世纪的罗马疆域图》             

 

 

 

 

 

 

 

 

 

 

 

材料二:

1)观察材料一的地图,指出罗马帝国“以武力统一了西方世界”的疆域四至。(2分)

2)概述罗马的武力扩张对罗马法发展所产生的影响。(6分)

3)如何理解唯有法律征服世界是最为持久的征服”?4分)

 

38.社会转型

随着社会和政治的变化,大众生活和娱乐活动也不可避免地带有时局色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王淑芬(看李三的辫子碍事)“三爷,咱们的茶馆改了良,你的小辫儿也该剪了吧?”李三:“改良!改良!越改越凉,冰凉!……!我还留着我的小辫儿。万一把皇上改回来呢!”             

——节选自老舍《茶馆》第二幕

材料二:“本堂于戏曲改良,力求进步。现值种族竞争、优胜劣败,是以特排演《黑奴义侠光复记》一部。此剧从脱化而出,乃泰西名家手编,其中历叙黑奴亡国之惨状,恢复故国之光荣,尤令人可歌可泣,可欣可羡,能激发人种族思想,爱国热忱。

——1912年悦来茶馆上演《黑奴义侠光复记》广告

材料三:下为辛亥革命后北京近代的两首竹枝词








1)上述材料反映了民国初年的哪些社会现状?(4分)

2)对材料所反映的民国初年的社会现状如何理解。(8分)


39.英国现代化

现代化是人类文明的一种深刻变化,是文明要素的创新、选择、传播和退出交替进行的过程马格纳雷拉指出:“现代化是经历文化与社会变迁包容一切的全球性过程。一般而言,内涵包括政治上的民主化,经济上的工业化,思想理性化等。”根据马格纳雷拉现代化的内涵,叙述17世纪开始至19世纪中期,英国的现代化进程。13分)

 

40.政治分权说

材料一:洛克将国家主权分为三个部分:立法权,行政权和外交权。立法权决定了国家的形式,是制定和公布法律的权力,它必须由民选的立法机关来掌握,立法权是不得转让的;……行政权与外交权相互联系紧密,都应交给国王或行政机关掌握。这三种权力不是平行关系,立法权居于最高的地位,行政权和对外权从属于立法权。

……立法机关属于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但它必须在一定范围内行使。……并且,国家在未经人民允许的情况下,不得取去任何人的任何财产。政府既然是人民通过社会契约产生的,人民也就有权解散政府重新组建新的政府                  ——《<政府论>读书笔记

材料二:孟德斯鸠在总结洛克分权理论的基础上,将国家权力一分为三,既立法权、行政权力和司法权。国家权力是不能在一个人或一个机关手中的,否则公民的权力没有保障。他说:“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 ……“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同立法权合而为一,则将对公民的生命和自由施行专断的权力,因为法官就是立法者。如果司法权同行政权合而为一,法官便将握有压迫者的力量。”同时,孟德斯鸠还主张权力的相互制约。在他看来,一个自由的健全的国家必然是一个权力受到合理、合法限制的国家,因为从事物的性质来说,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限制权力。

美国的汉密尔顿、杰佛逊等人一方面将“分权理论”具体运用到了国家机构的创建和宪法的制定实践中,从而使“三权分立”由理论变成了现实。同时他们又发展了“分权理论”。如将联邦与各州的纵向分权与制衡也纳入分权体系之中,主张设立两院制的国会以使其相互制约并与行政权、司法权分立制衡等。                         ——《论权力制约的原则》

1)洛克和孟德斯鸠的“政治分权说”分别针对当时英法两国哪些社会现状和问题而提出?(4分)

2)根据材料,孟德斯鸠在理论上是如何发展洛克“分权学说”的?(6分)

3)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近代政治“分权学说”的认识?(15分)

 

 

 

 


2013学年第一学期徐汇区学习能力诊断卷

高三年级历史学科

2014.1

选择题:(共75分)

1 .D2D3B4D5C6 .D7C.8C9A10C.

11D.12D13D14C15D16C17C18C19 .D.20 .C

21 .A22A23.C24.A25.A26C27B28B29D30B

31A0  B1  C3  D1  32A1  B0  C3  D1

33A1  B3  C0  D1  34A0  B3  C1  D1

35A0  B1  C3  D1

 

36.治国思想

(1)主要思想:孔子以伦理道德来规范社会秩序、协调人际关系(礼);仁是最高道德标准;孟子提出仁政;义、中庸;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每项1分,总分不超过3分)

积极作用:传承了儒家思想文化,汇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1分)起到了道德教化的作用(或宣传了传统美德),有利于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1分)消极作用:限制了人们思想的自由发展,或压抑了人性,或成为统治阶级进行专制统治的工具。(1分)

(2)西汉初年,国家经济凋敝、财力匮乏,(1分)统治者推崇以道家思想为主的“黄老之学”为治国理念,(1分)“清净无为”、“与民休息”,出现文景之治,国家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1分)

西汉中期,汉武帝适应“有为”的需要,(1分)以改造后的儒学为治国理念,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思想统一巩固政治统一。(1分)

与此同时,汉武帝“儒表法里”, (1分)采取措施,锐意改革,加强中央集权,巩固政权,使西汉出现盛世局面。(1分)

 

37罗马征服

1)四至:东——两河流域、西——不列颠、北——多瑙河、南——北非;(2分)

2)影响:随着古代罗马罗马国家的发展和壮大;(1分)为维护罗马公民的权利和社会稳定,罗马政府在不同时期制定或颁布了一系列法规和文献。(1分)由于它们仅适用于罗马公民内部,只有公民才能享有法律的保障和所赋予的权利,因而被统称为“公民法”。(1分)随着罗马人扩张步伐加速,使越来越多的外邦人成为罗马的属民,(1分)罗马国家为调整罗马公民与外邦人,以及外邦人之间的关系和维护社会稳定,(1分)相继通过和颁布了一系列决议或法令。进入帝国时期以后,逐渐形成为一种适用于境内各民族的共同法律,因而被统称为“万民法”。(1分)

3)理解:罗马法体系是不断发展,逐渐走向成熟。古代罗马的法律体系是古代世界最完备的法律体系。(1分)古代罗马法律制度的发展历史体现了罗马人崇尚法治的精神和追求法律地位平等的决心。(1分)罗马法以其丰富的内容和比较完备的形式对后来欧洲各国的法律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分)古代罗马人的法治精神和法律意识则为后人树立了榜样。(1分)

 

38.社会转型

1)社会现状:社会习俗的改变;新旧思想的并存;民主革命的出现;民主思想的传播;社会政局的动荡;民权平等的体现;专制时代的结束。(每点1分,共4分)

2)理解:按小SOLO题评分。(观点:)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民国初年新旧观念的并存。(2分)(史实:)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朝君主专制统治,(1分)但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后,中国仍旧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状态,(1分)中国人民仍旧生活在贫穷落后与分裂动荡中。(1分)(或对时局的失望和担忧。)虽然随民主革命的进展,民主共和思想已逐渐深入人心,(1分)剪发辩、废跪拜等封建陋习的改变也体现了民众对平等、自由、民主的追求,(1分)但封建残余思想仍深深地影响着人们。(1分)

 

39.英国现代化

17世纪,兴起于英国的启蒙运动为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武器,(1分)洛克的分权说为革命后的英国设计了政治构想。(1分)因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1分)在历经近半个世纪的曲折与反复后,英国以革命形式结束君主专制统治,并于1689年通过了《权利法案》,(1分)确立了议会至上的君主立宪制政体。(1分)此后长期的社会稳定,这为英国的工业革命提供了政治前提,(1分)完成于19世纪3040年代的工业革命,(1分)不仅大大提高了生产力,使英国率先进入大机器时代和蒸汽时代,成为“世界工场”, (1分)并最终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或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1分)在加紧对外进行殖民侵略扩张,形成了“日不落帝国”(或成为世界殖民霸国)(1分)

(在叙述组织上,能很好的体现思想革命为政治革命提供理论支撑,政治革命促进经济革命进展相互关系的,组织分得3分。依次类推)

40.政治分权说

1)洛克:光荣革命后,英国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至上”的原则和君主立宪制,(1分)洛克的“分权学说”为革命和君主立宪制提供了理论论证。(1分)孟德斯鸠:波旁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和等级制度严重阻碍资本主义经济发展,(1分)资产阶级在思想领域展开了反封建专制统治、天主教会的斗争。(1分)

2)在分权的内容上,孟德斯鸠把洛克倡导的立法权,行政权和外交权分立发展为立法权、行政权力和司法权 。(2分)

在权力关系上,洛克认为行政权与外交权相互联系紧密,都应交给国王或行政机关掌握,而孟德斯鸠强调立法权、行政权力和司法权彼此独立,(2分)同时,洛克立法权居于最高的地位,行政权和对外权从属于立法权。 孟德斯鸠主张权力的相互制约,以权力限制权力。(2分)

3)本大题采用分项评分方法。评分观察的要素是:观点、史实、论述、组织。

一、观点:能够从近代政治“分权学说”产生 、发展,及其在英、美的实践中提炼出观点。(3分)

1:“分权学说”体现了不同时代(或不同国家)资产阶级的共同经济与政治的要求,成为近代资产阶级国家政治体制创建的重要理论依据。

2:“分权学说”以天赋人权为理论,批判、否定了封建专制统治,同时,为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制度的创立提供了理论依据。

3:历史传统与社会条件,决定了“分权学说”内涵在继承与发展中不断丰富,在实践中呈现出不同的政治体制。

4:诞生于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政治分权学说,其理论的完善与革命进程相共生;其制度实践与社会历史共存。

二、史实:能提取材料所提供的信息,并能将其与“分权学说”产生的背景、内容、作用与影响建立联系。(6分)

三、论述:能够进行深刻而全面的论述。(4分)

四、组织:叙述成结构。(2分)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保持最终解释权!

下载文档

热门试卷

2016年四川省内江市中考化学试卷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7届高三11月月考政治试卷
浙江省湖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浙江省湖州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辽宁省铁岭市协作体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联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6-2017学年高二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7届高三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6-2017学年高一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6-2017学年高二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6-2017学年高一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山东省滨州市三校2017届第一学期阶段测试初三英语试题
四川省成都七中2017届高三一诊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试卷
2017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附答案)
重庆市永川中学高2017级上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江西宜春三中2017届高三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科综合试题
内蒙古赤峰二中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英语试题
2017年六年级(上)数学期末考试卷
2017人教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上期末笔试题
江苏省常州西藏民族中学2016-2017学年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一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试卷
重庆市九龙坡区七校2016-2017学年上期八年级素质测查(二)语文学科试题卷
江苏省无锡市钱桥中学2016年12月八年级语文阶段性测试卷
江苏省无锡市钱桥中学2016-2017学年七年级英语12月阶段检测试卷
山东省邹城市第八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12月物理第4章试题(无答案)
【人教版】河北省2015-2016学年度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题卷(附答案)
四川省简阳市阳安中学2016年12月高二月考英语试卷
四川省成都龙泉中学高三上学期2016年12月月考试题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安徽省滁州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12月月考​高三英语试卷
山东省武城县第二中学2016.12高一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必修一第四、五单元)
福建省四地六校联考2016-2017学年上学期第三次月考高三化学试卷
甘肃省武威第二十三中学2016—2017学年度八年级第一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卷

网友关注

2018山东公务员考试申论模拟题:拟写一份村规民约
2018山东公务员考试申论模拟题:互联网+让智慧城市触手可及
【申论题库】申论每周一练答案:繁荣文化市场
2018山东公务员考试行测题库:行测常识判断模拟题答案04
2018山东公务员考试申论模拟题:“双微”电子政务的意义
2018山东公务员考试申论模拟题:菜市场变图书馆 建设书香社会
行测题库:行测每日一练判断推理练习题答案01.15
421省考行测常识判断亮点:文史人物较多
2018年421省考行测亮点:判断推理“万花筒”,让你玩转考场
2018年421多省公务员考试申论试题特点解读:命题风格稳健 针对性强
2018年421省考行测亮点:民俗俗语入考题
行测题库:行测每日一练资料分析练习题01.16
421省考行测常识判断亮点:宪法修订成最大热门
2018山东公务员考试行测题库:行测判断推理练习题答案
2018山东公务员考试行测题库:行测常识判断模拟题04
2018山东公务员考试行测题库:行测常识判断模拟题03
面试题库:面试每日一练结构化面试模拟题1.9
联考10年行测考情大观:命题科学稳中有变国考是风向标
2018山东公务员考试行测题库:行测数量关系练习题02
【申论题库】申论每周一练:勿将实习生当廉价劳动力
2018山东公务员考试申论模拟题:中国式求人
2018年421省考行测亮点分析之考点集中
2018山东公务员考试行测题库:行测常识判断模拟题答案03
2018年421多省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专项解读
2018山东公务员考试行测题库:行测言语理解模拟题01
2018山东公务员面试模拟题:如何评价甘愿受累的“有钱人”
2018山东公务员考试行测题库:行测言语理解模拟题03
【申论题库】申论每周一练:解除担责医生后顾之忧
行测题库:行测每日一练资料分析练习题01.23
2018山东公务员考试行测题库:行测数量关系练习题答案02

网友关注视频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一课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
精品·同步课程 历史 八年级 上册 第15集 近代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外研版八年级英语下学期 Module3
北师大版数学 四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第二节 小数点搬家
第19课 我喜欢的鸟_第一课时(二等奖)(人美杨永善版二年级下册)_T644386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二课
外研版英语七年级下册module3 unit1第二课时
二次函数求实际问题中的最值_第一课时(特等奖)(冀教版九年级下册)_T144339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3.4包装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六章 常见的光学仪器(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沪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练习册21.3(2)分式方程P15
冀教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下册Lesson2授课视频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
19 爱护鸟类_第一课时(二等奖)(桂美版二年级下册)_T3763925
3.2 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表内除法(一)整理和复习 李菲菲
七年级英语下册 上海牛津版 Unit9
第12章 圆锥曲线_12.7 抛物线的标准方程_第一课时(特等奖)(沪教版高二下册)_T274713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一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3月2日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数一数)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老山界》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安徽省
【获奖】科粤版初三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七章7.3浓稀的表示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有余数除法的简单应用》
第8课 对称剪纸_第一课时(二等奖)(沪书画版二年级上册)_T3784187
外研版英语三起5年级下册(14版)Module3 Unit1
苏科版数学 八年级下册 第八章第二节 可能性的大小
飞翔英语—冀教版(三起)英语三年级下册Lesson 2 Cats and Dogs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三课 搭一搭⚖⚖
化学九年级下册全册同步 人教版 第18集 常见的酸和碱(二)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六年级下册 Unit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