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江中孤屿赠白云先生王迥

登江中孤屿赠白云先生王迥朗读

回潭石下深,绿筱岸傍密。

忆与君别时,泛舟如昨日。

南望鹿门山,归来恨如失。

译文

江上碧波荡漾清水悠悠,江水退去露出小岛沙洲。

岩石下潭水漩流不见底,绿油油细竹傍岸长得稠。

鲛人潜在潭底不见踪影,渔翁唱起棹歌自在优游。

回想起与您分手的时候,泛舟的情景就像在昨日。

夕阳斜照着傍晚的景物,独坐在小岛上兴味无穷。

向南方遥望家乡鹿门山,归来满腹都是别绪离愁。

注释

江中孤屿:当是涧南园附近汉江中的一个小岛。王迥:号白云先生,行九,家住襄阳鹿门山,有时卖药,是孟浩然的好友,两人关系相当密切。

沙屿:沙滩和小岛,泛指小沙岛。

筿(xiǎo):又作“筱”,细竹子。傍:一作“边”。

鲛(jiāo)人:又作“蛟人”,神话传说中居于海底的怪人。

渔父(fǔ):渔翁。父,老人的通称。歌自逸:一作“自歌逸”。

开晚照:一作“门返照”,又作“开返照”。

鹿门山:在襄阳城南三十里。

如:一作“相”。

参考资料:

1、彭定求 等.全唐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370

2、邓安生 孙佩君.孟浩然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0:59-60

登江中孤屿赠白云先生王迥创作背景

  此诗中的王迥是一位隐居的高士,孟浩然也一生未出仕,二人都徜徉高蹈,交谊深挚。孟诗中关于王迥的诗作很多。此诗是作者登汉江中的一个小岛时因思念友人王迥而作。

参考资料:

1、邓安生 孙佩君.孟浩然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0:59-60

2、周啸天 等.唐诗鉴赏辞典补编.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90:84-85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

孟浩然朗读
()

猜你喜欢

猎猎霜风拂袂斜,偶携僧裓入㟏岈。山蟠句曲横青霭,树自深岩上碧霞。

霄汉奎章藏鹫岭,人天法会忆龙华。白云苍狗尘寰感,也到空林释子家。

()

东山辞满日,北郭送归年。驻马旌方举,鸣笳座已迁。

伤心宿草地,洒涕菊花天。赖有徐卿子,宁云似舅贤。

()
林占梅

怪石清流回绕,奇花瘦竹回遭。有此閒情不领,肯与傀儡争高。

()

野水明春色,晴沙带汐痕。朱楼黄鸟日,青草白鹅村。

野老能分席,官军不到门。毋烦问渔艇,即此是桃源。

()

曲江风度冠时俦,讲席青毡尚褐裘。云表鹏抟期直上,雪泥鸿印纪同游。

一堂弦诵胡安国,万卷琅环李邺侯。记得春江风雨夜,携尊话到四更筹。

()

环子受兵火涴,梅姬如玉雪清。

二妃未免遗恨,三郎可煞无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