泬寥丹港渡声齐,极浦苍茫望欲迷。
一苇凌空寒浸月,片帆斜映浪平堤。
白云深处桃源路,绿树丛中花县西。
岛上渔人归去晚,参差残影落峰低。
凤山八景。清代。卓肇昌。泬寥丹港渡声齐,极浦苍茫望欲迷。一苇凌空寒浸月,片帆斜映浪平堤。白云深处桃源路,绿树丛中花县西。岛上渔人归去晚,参差残影落峰低。
卓肇昌(?~?),字思克,台湾凤山人,为卓梦采之子。清乾隆十五年(1750)举人,官拣选知县,不赴。少颖异,能承庭训,好为古文辞,论世知人,具有特识,一时老师宿儒,咸器重之。著有《栖碧堂全集》,藏于家。乾隆二十八年(1763)分修《重修凤山县志》时担任「参阅」。 连横《台湾诗乘》谓卓肇昌:「主讲书院,著作颇多,有〈台湾形胜〉、〈凤山〉、〈鼓山〉等赋,又有〈龟山八咏〉、〈鼓山八咏〉,皆非佳搆,然亦有可诵者。」〖参考连横《台湾诗乘》,台银本。〗以下自王瑛曾《重修凤山县志》、卢德嘉《凤山县采访册》、连横《台湾诗乘》、赖子清《台湾诗醇》、陈汉光《台湾诗录》辑录卓氏诗作计七十六首。(杨永智撰)...
卓肇昌。卓肇昌(?~?),字思克,台湾凤山人,为卓梦采之子。清乾隆十五年(1750)举人,官拣选知县,不赴。少颖异,能承庭训,好为古文辞,论世知人,具有特识,一时老师宿儒,咸器重之。著有《栖碧堂全集》,藏于家。乾隆二十八年(1763)分修《重修凤山县志》时担任「参阅」。 连横《台湾诗乘》谓卓肇昌:「主讲书院,著作颇多,有〈台湾形胜〉、〈凤山〉、〈鼓山〉等赋,又有〈龟山八咏〉、〈鼓山八咏〉,皆非佳搆,然亦有可诵者。」〖参考连横《台湾诗乘》,台银本。〗以下自王瑛曾《重修凤山县志》、卢德嘉《凤山县采访册》、连横《台湾诗乘》、赖子清《台湾诗醇》、陈汉光《台湾诗录》辑录卓氏诗作计七十六首。(杨永智撰)
题王晋卿所藏郑虔著色山水图。宋代。曾肇。 曾访江南鸟爪仙,误随尘网落人间。红泉碧涧春风里,尚记麻源谷口山。
二郎之官房陵作五言唐律两章送之 其一。宋代。曹彦约。 入幕曾沾禄,之官始问津。边城甘冷淡,世路识艰辛。责重杯柈省,公馀简册频。先人清白意,百世尚书绅。
谪居。宋代。王禹偁。 亲老复婴孩,吾生自可哀。无田得归去,有俸是嗟来。直道虽已矣,壮心犹在哉。端居寡俦侣,怀抱向谁开。
早春游沔阳舟发汉上口占。清代。张问陶。 客里重为客,饥来百事非。一舟如许大,三匝竟何依。欲死悲囊粟,无才负布衣。春鸥吾愧汝,清远背人飞。
用五河县孙驿丞行简秋凉感怀诗韵 其六。明代。郑真。 水郭人家处处幽,太平久已息边筹。箜篌曲奏虹桥月,刁斗声传雉堞秋。展席恍惊珠露滴,据床遥指玉绳流。封书欲寄南飞雁,翠竹窗西人正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