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建材 中网化工 中网机械 牛涂网 中网体坛 中网生活 中网沥青 中网涂料 中网机器人 中网塑料 中网橡胶 中网玻璃 美美日记 中网资讯 广东熊猫网 读后感 读后感问答 读书笔记 胎教大全 汉语字典 成语大全 造句大全 组词查询 近义词 反义词 故事大全 英语单词 英语近义词反义词 英语例句大全 英语缩写大全 知识问答 三字经 数字大小写转换 邮编查询 脑筋急转弯 歇后语 百家姓 怀孕周期表 古诗词 对联大全 新华字典 汉语词典 成语大全 二十四节气 古诗词大全 中国古典 作文范文参考 范文 名言 版报 文档

当前位置: > 所有文档分类> 研究生考试> 考研政治> 2017年考研政治:马原考点汇总

2017年考研政治:马原考点汇总

上传者:鄂飞
|
上传时间:2016-12-05
|
次下载

2017年考研政治:马原考点汇总

考研政治冲刺:马原考点浓缩

  备注:【XZ】表示选择题,【FX】表示分析题。

  一、马克思主义XZ

  马克思主义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论两大发现的基础上,阐明了资本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的客观规律,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

  马克思主义是对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科学性),是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推翻旧世界、建设新世界的理论(革命性)

 二、唯物论

1.意识的起源和本质XZ

  起源:物质。意识是物质世界的产物。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但社会实践在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

  本质:反映。意识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是客观内容与主观形式的统一。一切意识(不论对错)的内容都是客观的,客观世界都有其原型。

2.实践;人与自然关系FX

  实践是人类的存在方式,人与自然关系是在实践中形成的。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材料处)转变实践方式,通过合理的劳动实践(结合材料处)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3.主观能动作用FX

  认识:a.根据目的反映客观世界——主体选择性;b.认识不仅对客观事物进行直观摹写,而且能对客观对象做出抽象反映;不仅反映当下,而且能构造出客观事物可能成为的样子(蓝图)——能动创造性。

  实践:a.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b.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

4.社会形态更替过程中人们的历史选择性XZ

  不同民族依据本民族的特点、历史传统以及国际环境,选择、设计、创造自己的社会存在形式。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包含三层意思:

  a.社会发展在一定历史阶段存在可能性空间”;

  b.社会形态的更替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

  c.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归根到底是人民群众的选择性。

  三、辩证法

  1.矛盾同一性FX

  矛盾双方对立统一,认识以及处理问题要从对立中把握同一。矛盾双方(结合材料处AB)具有同一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利用对方、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我们要善于正确认识矛盾双方转化的条件,并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创造合适的条件,协调事物之间的关系,促进最有利于事物发展的状态。

  2.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FX

  矛盾客观、普遍存在,我们应当正视矛盾,承认**问题(结合材料处)的存在,并积极寻求解决矛盾的方法。

  矛盾具有特殊性,(①不同事物;②不同发展阶段;③诸多矛盾及不同方面。具体结合题目)解决问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如实分析矛盾的特殊性,采取针对性方法有效化解问题。(结合材料)

  另附:任何客观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个性表现共性。我们要善于从个别事物中发现共性(基本范畴必然性与偶然性的方法论意义与此类似:善于从偶然中发现必然),又要重视事物本身的个性,不混淆不同事物。

  3.矛盾分析法FX

  两个层面:(1)矛盾普遍性——承认矛盾客观存在(矛盾分析法此句必答);

  (2a)矛盾特殊性(分析矛盾特殊性的方法、两点论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抓关键、看主流的方法)——解决矛盾的不同方法

  (2b)同一性和斗争性(d.在对立中把握同一与在同一中把握对立的方法;e.批判与继承相统一的方法)——解决矛盾的方法(特殊性、同一性比较多考,根据题目选用)

  4.XZ

  区分量变与质变的根本标志:变化是否超出度。

  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范围、幅度和限度。

  适度原则:防止不及FX

  5.现象与本质XZ

  任何现象都从一定方面表现本质,现象有真象与假象之分,假象也是对事物本质的表现。

  方法论:立足实践,从客观现象出发,由表及里分析事物内在的本质。【FX(若未限定答题角度,现象与本质对应的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也可以作为分析题考点。)

  四、认识论(2016分析题重点)

  1.实践与认识FX

  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为认识的形成提供条件:a.真实可靠的客体信息;b.主体加工客体信息的思维模式。(认识的出错、认识的有限性、认识的发展等所有认识相关问题都归于实践,并且分为主客两方面。)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a.并不否定大脑及感官的生理差异对认识的影响;

  b.并不否认学习间接经验的重要性。

  认识指导实践(相关考点: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FX

  认识活动及其成果具有相对独立性,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表现在:把握规律、制定规划、自觉调整、理论总结。

  从理性认识到实践飞跃的4个条件(认识正确,为何实践失败?)

  a.一般理论与具体实践结合

  b.关于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与关于主体自身需要和利益的认识结合

  c.理论的正确性与现实的可行性结合

  d.理论与群众结合

2.认识的本质XZ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识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②对客观事物的能动反映以实践为基础;③对事物的认识是一个由不知到知、由浅入深的辩证发展过程。

  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唯物主义路线和唯心主义路线

  唯物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区别:是否认为认识是对客体的反映

  反映论与先验论的区别:是否以客观事物为认识对象(与上一句实质上一样)

  辩证唯物主义能动反映论与旧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

  旧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离开实践,离开辩证法。

  辩证唯物主义把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

  区别:a.认识是否以实践为基础(主客体双向互动、相互作用);b.认识是否辩证发展。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

  辩证唯物主义能动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区别:a.是否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b.认识是否以实践为基础。

3.认识的过程中的第一次飞跃XZ

  感性认识:低级阶段;②感觉等;③有可靠性

  理性认识:高级阶段;②概念等;③可能脱离现实

  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互相渗透:a.理论准备不同,感受就可能大不一样(感性认识的获得在理性认识指导下进行);b.感性认识丰富的人与经验贫乏的人相比,对事物理解的深度是不一样的(理性认识要通过感性认识来说明)

  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必须具备两个条件:a.通过实践调查,获取感性材料(基础);b.运用辩证思维方法,理性思考,加工制作。【FX

  4.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XZ

  真理的绝对性:对事物的正确认识:真理客观、世界可知、无限发展。

  真理的相对性:对事物的近似正确认识:有待扩展、深化、发展。【FX

  关系:a.任何相对真理都包含绝对真理的颗粒,绝对真理要通过无数相对真理表现出来;b.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不断辩证转化。

  5.真理的具体性;真理与谬误、成功与失败FX

  真理的具体性:任何真理都是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主观与客观的符合,它要受条件的制约,并随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真理是全面的、历史的、有条件的,真理有适用范围。【FX

  真理和谬误(决定于认识的内容是否如实反映客观事物,)是性质不同的两种认识。真理和谬误具有同一性(,真理中包含着某种以后会暴露出来的错误的方面或因素,谬误中也隐藏着以后会显露出来的真理的成分或萌芽;)在一定条件下,真理和谬误可以相互转化。【FX

  对待谬误与失败:真理与谬误相伴而生,在坚持和发展真理的同时要敢于和善于同谬误作斗争,善于发现谬误中的正确的成分与萌芽;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失败不可避免,要分析失败的原因,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变失败为成功。【FX

  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我们在实践活动中必须坚持和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科学精神要求我们崇尚理性思维、实事求是,人文精神要求以符合人民的利益和发展审视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合理性。【FX

认识论两个重要问题:

  1、如何获得正确认识(认识为什么出错)?【实践】

  2、如何使实践成功(实践为何失败)?【真理、价值】

  五、唯物史观XZ

  1.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三个表现

  a.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

  b.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的历史继承性

  c.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突出表现)

2.生产力

  基本要素:3

  a.劳动资料,是生产力水平的客观尺度。

  b.劳动对象,与劳动资料合成生产资料。

  c.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渗透性要素: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一般生产力,先进生产力、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日益成为生产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科学技术能引起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变革。

  科学技术本身并不能创造价值。(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3.社会形态及其更替

  社会形态的特点:a.全面的:骨骼(经济基础)+血肉(上层建筑);b.具体的;c.历史的:自然历史过程。

  经济基础:生产关系——基本经济制度、经济体制

  上层建筑:观念上层建筑(意识形态)+政治上层建筑(制度、组织、设施)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反作用的性质取决于其所服务的经济基础(是否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性质。

  社会形态更替的规律也是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中国越过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直接走向社会主义,既是历史的必然,又是中国人民的自觉选择。

4.人与历史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的总体意愿和行动代表了历史发展的方向,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最终决定历史发展的结局;群众路线。

  在社会发展中,所有个人都起到一定作用

  社会历史发展是无数个人合力作用的结果。

  历史人物对历史发展的具体过程始终起着一定的作用,有时甚至对历史事件的进程和结局发生决定性的影响,但不能决定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

  六、政治经济学XZ

  1.商品的二因素

  使用价值 价值

  有用性 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劳动

  劳动产品共有的自然属性 商品特有的社会属性

  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 ③(空白)

  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交换价值的基础,决定交换价值

  2.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抽象劳动: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脑力体力的消耗

  具体劳动:具体形式的劳动;有用劳动

  具体劳动使用价值(“(具体)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

  抽象劳动价值((抽象)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3.价值与货币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价值

  个别劳动时间——个别价值

  商品生产者会总是力图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使其生产的商品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从而获得超额剩余价值,而资本家竞相追逐超额剩余价值会客观上会促使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从而使得全行业资本家普遍获得相对剩余价值。

  货币: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商品 货币

  使用价值 价值

  具体劳动 抽象劳动

  私人劳动 社会劳动

  4.劳动力与劳动

  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劳动。(劳动没有价值,但可以创造价值)

  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基于工人完全的人身自由;②一无所有。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即工资;②生活必需品:本人、家属、教育训练;③最低界限。

  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即劳动;②劳动力商品价值的源泉;③能够创造新价值,新价值v+m比劳动力本身的价值v更大。

5.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两重性

  具体劳动:生产使用价值/生产物质资料/劳动过程

  抽象劳动:价值增殖过程/生产剩余价值的过程(主要方面)

  价值增殖过程:v → v+m,超过劳动力价值补偿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

  工人劳动分为两部分:必要劳动(有偿)和剩余劳动(无偿)

6.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区分

  不变资本c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②通过具体劳动转移到新产品中去

  可变资本v购买劳动力的资本;②在生产过程中工人的抽象劳动创造出来;工人创造的是新价值v+m

  区分意义:确定了剩余价值是由可变资本创造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②为确定剥削程度提供依据

  资本家将剩余价值看作是全部垫付资本c+v的产物,剩余价值便取得利润的形态。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7.资本积累及其后果

  资本积累:剩余价值的资本化

  社会财富占有两极分化加剧(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

  资本有机构成提高(c:v)

  相对过剩人口(失业)

  生产相对过剩(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经济危机

  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

  8.垄断与竞争

  垄断是作为自由竞争的对立面产生的,但是,垄断并不能消除竞争,而且,垄断条件下的竞争更加激烈,垄断并不缓和竞争。

9.当代资本主义社会阶层、阶级结构的变化

  资本家一般不再直接经营、管理企业(但企业所有权仍然属于他们)

  高级职业经理成为大公司经营活动的实际控制者

  知识型和服务型劳动者数量增加,劳动方式发生改变

  10.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

  资本主义制度框架内的变化,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性质

  资本追逐剩余价值的本性没有改变

  财富占有两极分化的制度基础没有改变

  获取剩余价值的方式和方法发生改变

  社会福利制度缓和了分配矛盾,改善了劳动者的社会状况

  七、科学社会主义XZ

1.空想社会主义的局限性

  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提供了启发工人觉悟的极为宝贵的材料,但不是科学的思想体系。空想社会主义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

  只看到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命运,未能揭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济根源

  要求埋葬资本主义,却看不到埋葬资本主义的力量

  憧憬取代资本主义的理想社会,却找不到通往理想社会的现实道路

  2.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预见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

  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指明社会发展的方向

  在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旧世界中阐发未来新世界的特点

  立足于揭示未来社会的一般特征,而不作详尽的细节描绘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保持最终解释权!

下载文档

热门试卷

2016年四川省内江市中考化学试卷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7届高三11月月考政治试卷
浙江省湖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浙江省湖州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辽宁省铁岭市协作体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联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6-2017学年高二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7届高三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6-2017学年高一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6-2017学年高二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广西钦州市高新区2016-2017学年高一11月月考政治试卷
山东省滨州市三校2017届第一学期阶段测试初三英语试题
四川省成都七中2017届高三一诊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试卷
2017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附答案)
重庆市永川中学高2017级上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江西宜春三中2017届高三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科综合试题
内蒙古赤峰二中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英语试题
2017年六年级(上)数学期末考试卷
2017人教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上期末笔试题
江苏省常州西藏民族中学2016-2017学年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一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试卷
重庆市九龙坡区七校2016-2017学年上期八年级素质测查(二)语文学科试题卷
江苏省无锡市钱桥中学2016年12月八年级语文阶段性测试卷
江苏省无锡市钱桥中学2016-2017学年七年级英语12月阶段检测试卷
山东省邹城市第八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12月物理第4章试题(无答案)
【人教版】河北省2015-2016学年度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题卷(附答案)
四川省简阳市阳安中学2016年12月高二月考英语试卷
四川省成都龙泉中学高三上学期2016年12月月考试题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安徽省滁州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12月月考​高三英语试卷
山东省武城县第二中学2016.12高一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必修一第四、五单元)
福建省四地六校联考2016-2017学年上学期第三次月考高三化学试卷
甘肃省武威第二十三中学2016—2017学年度八年级第一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卷

网友关注视频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四年级下册 Unit 2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逢入京使》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安徽省
3月2日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数一数)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四年级下册 Unit 12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讲解
外研版八年级英语下学期 Module3
19 爱护鸟类_第一课时(二等奖)(桂美版二年级下册)_T3763925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老山界》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安徽省
北师大版数学 四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第二节 小数点搬家
化学九年级下册全册同步 人教版 第25集 生活中常见的盐(二)
二次函数求实际问题中的最值_第一课时(特等奖)(冀教版九年级下册)_T144339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有余数除法的简单应用》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泊秦淮》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湖北省
六年级英语下册上海牛津版教材讲解 U1单词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五年级下册 Unit 1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泊秦淮》优质课教学视频+PPT课件+教案,天津市
冀教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下册Lesson2授课视频
8 随形想象_第一课时(二等奖)(沪教版二年级上册)_T3786594
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
第19课 我喜欢的鸟_第一课时(二等奖)(人美杨永善版二年级下册)_T644386
外研版英语七年级下册module3 unit1第二课时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六章 常见的光学仪器(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3.2 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表内除法(一)整理和复习 李菲菲
冀教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lesson2教学视频(2)
每天日常投篮练习第一天森哥打卡上脚 Nike PG 2 如何调整运球跳投手感?
第五单元 民族艺术的瑰宝_16. 形形色色的民族乐器_第一课时(岭南版六年级上册)_T3751175
沪教版牛津小学英语(深圳用) 五年级下册 Unit 7
第12章 圆锥曲线_12.7 抛物线的标准方程_第一课时(特等奖)(沪教版高二下册)_T274713
30.3 由不共线三点的坐标确定二次函数_第一课时(市一等奖)(冀教版九年级下册)_T144342
小学英语单词